爱河风情大峡谷位于天台山与火焰山的交汇处,以秀美的自然风光和传奇的故事而闻名于世。它位于湖北省红安县七里坪镇,隶属于天台山风景名胜辖区内。爱河风情峡谷全长约10公里,沿途有石桥、古亭、古树、古庙、古村落。这里古树参天,瀑布飞泻,溪流淙淙贯穿于幽谷,两岸峭壁奇石形成多个峡口和山湾,九曲十八拐流入香山湖。爱河风情峡谷风景四季美境变幻。春天:山花艳丽,蝉鸣鸟啼;夏天:柔媚清凉,树荫蔽日;秋天:斑斓如画,红枫映峡;冬天:肃杀静谧,偶露峥嵘。
相传有唐朝女皇武则天当政时期薛刚起义的故事,有义勇军之妻因思念丈夫泪流成河的故事,还有三个和尚从远道而来探峡谷的故事,更有秦磊夫妇筑桥修亭的爱心传说故事。天台山风景区位于鄂豫两省之交,这里最高峰海拔840.5米,方圆面积60平方公里,是中原大地一座历史文化名山,山上汇道佛二教,文武峰峦二脉,自古流传诸多历史文化传说。
爱河风情峡谷,溪水清澈且富含众多生态景观。其入口处靠近天台山核心景区,距离大武汉约110公里,可通过武麻高速自驾前往,车程约2小时。爱河原名两河口,因两河交汇得名。后因旅游开发更名为“爱河”,寓意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保护。
在明朝嘉靖年间,集管理全国财粮、户籍人口、税赋于一身的红安籍户部尚书耿定向,晚年辞官携朝官弟弟耿定理、耿定力回到家乡黄安(红安)定居,作为明代理学家、文学家,他同弟弟邀约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李贽、文人朝廷命官周思久、本籍文人焦竤等来到红安,交流理学、文学,创办天台、天窝等书院,在天台主峰及周围题诗石刻,发掘打造命名十大景点。一时间天台山文风四起,威名远播,学子才俊纷纷慕名前来研习求学,成为中原大地风景名胜、文化名山。
相传很久以前爱河北岸,有一座小寺庙。有一天,寺庙里来了三个云游和尚。他们都是从安徽远道而来,和尚们发誓游遍天下奇山异境,专门寻访幽深而神秘的地方。中国佛教八大宗派之一“天台宗”发源地的天台寺(原名赤城寺)始建于隋唐时期,因佛教智者大师在此创立天台宗而得名。三个和尚听人说过很多关于天台寺和爱河峡谷的种种神秘传说,而且得知还从没人踏足那幽深峡谷,对那神秘十分憧憬和向往。于是三和尚商定结伴入谷。小庙里有位和尚对远道而来的客人十分友好,除了热情招待外,还支持他们这次探险壮举,并备足干粮,还用小船将他们送到小河南岸。
三个和尚登上南岸后,见这里景色十分宜人,一个个精神抖擞向深谷方向走去。山谷里荆棘丛生、藤蔓交错、怪石嶙峋、山花烂漫,三个和尚走在杂草丛中,认准方向,摸索前行,他们不时用刀子劈倒拦路的荆棘,开出一条路来。当他们还没走多远时,就被眼前的恐怖景象惊呆了:那地上、树上到处都是大大小小的张着嘴巴、吐着红信不知名的毒蛇,每走一步,都要碰着它们,吓得他们毛骨悚然。三个和尚口中一直念着经文,壮着胆子从蛇的缝隙间走过。不过,说也奇怪,这些蛇样子虽然恐怖令人生畏,却没有一条蛇袭击他们,即使他们不小心踩到了蛇的身上,那蛇也只是扭曲一下身子,就游到别的地方去了。
他们小心翼翼地将近走了两个时辰,地上的蛇才渐渐地稀少起来,这真是一段危险而又漫长的历程。他们的紧张心情刚放松下来,前面又遇到很多奇异的飞禽扑面而来。只见树上、地上、草丛中,到处都是稀奇古怪的,大大小小的鸟儿,那模样奇特,有的很美丽,有的很凶猛,不停地发出各种凄厉恐怖的惨叫声。飞翔时,翅膀扑打扇出的风,发出“呜呜”的响声,纷纷扰扰,扇在脸上,好比刀割。他们有时避让不及,还被正在飞翔的鸟儿撞得鼻青脸肿。恐怖之感,笼罩着这三个在深山峡谷里艰难前进的和尚们。
他们走了半天,还没有走出这恐怖的区域,心里都在问,不知道前面还会遇到怎样的危险?三个和尚中,有两个开始打退堂鼓了,决定放弃这次冒险旅行。
只有那位年长且身板强硬的和尚则义无反顾,眼前种种艰险反而激发他前行,他说:“出家人早已视死如归,还有什么好害怕的。你们不去,我一个人去就是。”他决定将他的危险历程进行到底。
他将另外两个和尚留下的干粮并在一起,背在身上,继续前进。饿了吃一口干粮,渴了,喝口山泉。于是,孤身一人的他,在荆棘藤蔓中寻找可以走的路,小心翼翼地躲避各种凶禽猛兽的袭击。天黑了,和尚就露宿在大树枝丫上。渐渐地他走向了山谷的深处。第二天,他遇到的奇禽怪兽逐渐地少了起来,而且找到了一条隐隐约约的可以行走的道路。
第三天,他已经走得非常疲劳。但是这时,他发现自己终于爬到了山谷的高处,再往前,是一块稍低而平坦的土地,被一片浓郁的树木荫庇着。他遥望前方,只见树巅的上方,有炊烟冉冉升起,他估计那里应该有人家居住。他想,所谓自古没有人到过的说法,如今被他用事实否定了。于是他精神振奋起来,加快了步伐。
他终于找到那炊烟升起的地方。可是,他只找到一间茅草房,房间里空荡荡、静悄悄的,没有一个人。和尚就在房间里休息起来,并且搜集了一些枯枝败叶放在火塘中烧火取暖。
一会儿,有一个人,扛着锄头,从门外进来。他将锄头架在门上,默默地靠近火塘坐下。和尚仔细观察对方的行动,见他确实是人,便想向他询问情况。然而那人既不回答和尚的问话,也不问和尚是从哪儿来的。又过了一会,那人从袖筒中取出十几个山芋,放在火中烘烤。然后,他从中拨出一半,指着它,让和尚吃,而自己吃了另一半。和尚吃了芋头后,顿感精神焕发,疲劳全消。后来,他好长一段时间都不感到肚子饿。
到了傍晚,那人就与和尚一起围着火塘随地而睡。天一亮,那人无声无息起身走了,火塘边留下一个芋头,和尚小心翼翼地将这个芋头收起包好,放进随身的褡裢里。和尚一直没有弄明白他遇到的这个无语言交流的怪人,不知他到底是人还是仙?和尚的探险终于完成,一路虽然九磨十难,但让他收获满满。当他回到小寺庙里后,对人说起所遇到的一切。后来有人沿着和尚走的道路到山谷里去探险,可是什么也没遇到,也许是心诚则灵吧?
爱河风情峡谷是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的共同提炼。她,溪水清澈见底,倒映出树的翠绿与天的湛蓝;她有古朴石桥横跨潭面,雾气升腾时,山花若隐若现;她春日山花烂漫,夏时蝉鸣幽静,秋日斑斓如画,冬景肃杀中透出庄重,林深水潺,令人神往。
无论世界如何沧桑巨变,爱河峡谷,总是以她那一如既往的静谧与幽深,无论你知不知道她的过往与今生,她都在那里安静地流淌着,不言不语;无论你走不走近她,她也在那里,不奉不媚,自吐芳香;无论你看不看她,她还是在那里,不嗔不怪。
相传,在悠悠大唐盛世,性格坚强、为人耿直的薛刚,为保驾庐陵王起兵反唐,屯兵于九焰山。又有传说武则天称帝时期,薛刚赏花灯,打死二太子李奇,闯下榻天大祸后,四处逃生,来到天台山区的九焰山,只见奇峰峻岭、秀丽壮观、山高地阔,这里正是兵家重整旗鼓的好地方。
还有传说,与九焰山相对的天台山上有一对年轻男女,新婚不久,由于不满武则天的暴政,男子上了九焰山当了义勇军。女人则每过一段时间就会从天台山走到九焰山看望自己的夫君,久而久之,她脚下踏出了一条连接天台山和九焰山之间的爱情小路。太平日子短暂,武则天闻听薛刚反唐,龙颜大怒,命武三思将九焰山团团围住,实行坚壁清野的封锁政策。从此,那位痴情女子再也不能和自己的爱夫相见,只能从天台上远眺九焰山,以寄托自己的相思情怀,天长日久便化为了千年凝望九焰山的望夫崖,而她常年因思念流淌的泪水,也使得那条小路化为爱河,女人的泪水铸就了爱河风情峡谷及峡谷中的泪泉。
爱河,如果你慕名走进她,她必定给你一个名副其实;如果你不经意中走进她,她一定给你一个意外的惊喜;如果你无意间闯进她,那么她会给你一个目瞪口呆。
一条涓涓、潺潺的溪流在幽深的峡谷蜿蜒盘旋,她那如明镜般澄澈的颜色、如水蛇般律动的腰身、如微风拨动风铃般的低吟浅语,让人心都化了,你会感叹,这世间怎么会有如此柔弱婀娜的身姿?怎么会有如此温柔动听的声音!随着溪流的方向在一旁延伸青石小路布满青苔,雕刻着时光的久远,言说着世事的沧桑,你走在上面会情不自禁地放缓脚步,放轻姿态,生怕自己一丝一毫的鲁莽会惊扰这里的安宁和美好。
爱河峡谷满眼的绿意与不绝于耳的鸟啼会让你有头晕目眩的感觉,参天大树遮天蔽日,巨大的树冠形成一把笼罩爱河的绿伞,大树脚下布满灌木草丛,不知名的野花从草丛中探出脑袋,当你走过青石小路,时不时有野花野草亲吻你的腿部,隔三岔五,会有几根树枝顽皮的横在路中,拦住你的去路,你却不忍斥责她,只好宽容的苦笑着从她“手臂”下钻过。
爱河平常鲜有行人涉足,所以显得格外神秘与幽深。当你走进爱河的一刹那,像猝不及防走进一条与世隔绝的时光隧道,铺天盖地的绿闯入眼帘,潺潺潺潺的溪流声钻进耳朵,清凉香甜的空气肆无忌惮的触摸肌肤,这么多的美好瞬间将你团团包围,你会感动到不敢相信,恍惚中分不清过去,分不清现在,分不清未来,只觉得隧道之外那个喧闹的世界与这里毫无干系,而自己只需尽情享受这一刻的舒畅与惬意就好了。
爱河风情峡谷不仅有古代传奇的神话故事,也有古代凄美缠绵的爱情故事,更有值得弘扬的爱心故事,只因为人间处处是爱,才有今天的爱河峡谷如明珠般耀眼夺目。
传说在柿子红彤彤的那个秋天,天台山书院来了一对年轻男女,那男孩名叫秦磊,年方十八,是县北一穷秀才之子,生得温文尔雅、他酷爱读书,便上天台书院求学,那时因家境贫寒他在书院里边学习边打杂完成学业。那女孩名叫张遐,年方十七,家住县城,她家富甲一方,父亲号称鄂东第一盐商。张遐天生丽质,聪慧过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人称“小才女”,她与秦磊同班同桌。他俩寄身书院,潜心学习,在名师的教诲下,知识日增,学业倍涨,眼界大开。
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里,书院先生给学生们上实景课,先生带着全体学生游览天台山、九焰山、爱河风情峡谷等自然风光,并给他们讲解当地历史人文景观,让书生们大饱眼福。秦磊、张遐更是惊艳不已。当他俩游览完爱河风光时,更是触动灵魂,钦佩当年薛刚夫妻那段凄美爱情故事。回书院后,他们便描景作画,题诗作赋,抒发自己对家乡名山秀水热爱的情怀。
时光东逝水,转眼越三春。本届书生即将毕业,书生们各有所获,秦磊诗词文赋出类拔萃,张遐绘画算术样样超群,这对金童玉女令人羡慕。同学们有的即将投入应试科举,有的将晋级深造,有的将回乡耕读或另行择业。秦磊和张遐则面临人生抉择,并且都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秦磊和张遐同桌三载,平常互帮互学,奋飞比翼,互生情愫,到后来则是情深似海,谁也不愿离开谁。
毕业典礼过后,张遐邀约秦磊上她家做客,并想向父母挑明二人爱恋关系。二人从天台书院到县城,张家朱门绮户,一进三幢的住宅那般气派,秦磊站在大门外内心压抑,父母上下打量着这个高大帅气,五官俊朗的年轻人,开始露出一丝笑容。经过一番盘问后,发现秦家地处深山,家境贫寒,觉得门不当户不对,女儿嫁与他日后难享荣华,并当场反对。张遐见父母对秦磊家境那般嫌弃,还有驱逐秦磊出门的想法时,她双膝跪拜在父母面前说:“感谢父母十八载的养育之恩,如今女儿已长大成人,我和秦磊同窗共桌三年整,同学情义如深,虽然他家境贫寒,但他有远大的情怀,女儿的终身大事已认定,非秦磊不嫁,日后是甜是苦自己认命。”父母知道女儿主意已定,选择沉默。二人在张家住了两天后,双方一起来到了秦家,秦家父母见过这貌美如花的未来儿媳时真是喜上眉梢。秦家父母将张遐视天上月亮,对她千般疼爱。秦磊父母的勤劳善良,那家庭的和睦氛围正是张遐心里所期盼的。三月后,他们简单地举行了婚礼,接受了娘家的嫁妆,尤其是张母担心爱女日后受苦另送一些金银。婚后二人以修学之名,来到了爱河,选择在爱河中游河床边的两户人家隔壁盖房购置田地安家。
小家安顿好后,夫妻俩雇请邻居帮助耕种田地,他们便将目光和心境投进了爱河,他们每天都在爱河边度过。清晨,两人手牵手、扶携着来到爱河边,在河床上观赏清澈的河水,看清溪欢快地奔流;览河水中的石头有的光滑圆润,像一个个泅渡者探出的脑袋,有的光怪陆离、傲然挺立,像猪狗,象牛羊,似烈马,似野兽,如大象;观岸边树木,它们奇形怪状,有的树木高俊挺拔,有的树木歪斜放荡,有的树干横向河床,有的两三棵槐树竟连成一体,并立生长;树上的鸟儿在枝杈上蹦蹦跳跳、喳喳对语、欢欣歌唱。他们被爱河的自然生态深深吸引,怡然自得地吸纳大地的精华灵气,融入这和乐的自然环境中,嬉戏打闹、放声歌唱。白天,秦磊在河边游览时,常常扛着锄头修缮便道,挖来优良花草,妻子则帮着栽植,施水培苗。他们遍寻二十里河道,将河床景致绘图编号,给景物命名,使延河人行道路通达,各处景点景物美名冠世。他们有时来到河边,赏美景,畅谈人生,憧憬美好未来,即兴对景物题诗作赋,抒发他们愉悦的情感。夏天,他们在清溪中洗脸濯足浣衣,捕捉清水游鱼,在潭中游泳嬉戏,过着悠然自在惬意浪漫的生活,他们爽朗的欢声笑语常在爱河谷上空回荡。一分辛劳,一分收获。春天,爱河两岸成为百花园。那白色和淡红的樱花、芬芳四溢的兰草花、红艳艳的杜鹃花、雪白纯洁的水仙花、漫山遍野的无名野花,将河谷装扮得五彩斑斓,美不胜收,也招来了各种蝴蝶和蜜蜂前来吸食花蜜授粉和采蜜。爱河成了清溪,花溪,香溪、蝴蝶溪,吸引着人们前来游览。
他们自由快乐地生活着,一晃三年过去了,他们请人耕种的田地年年喜获丰收,生活过得富裕、简朴、充实而又甜蜜。夫妻俩盘算着筹集钱物打造爱河,他们同农民一道修建梯级河堤滚水坝,提高河溪水位,让河水形成各种形态的瀑布;修建石拱桥,让河水在桥下穿过,人在桥梁水面上尽情徜徉;修建岸边和山尖亭阁,让游人在亭内歇息欢娱,观赏爱河谷风光,任凭烈日雨雪,四季闲庭信步……。
那是一个满山红叶似彩霞的秋日,张遐的父母思念女儿,双方骑着马儿来看女儿和女婿,当那位鄂东第一盐商见女婿和女儿那股建设爱河风情峡谷的雄心壮志时,他们深受感动,并自愿加入建设的行列之中。盐商调拨几千两银子,还从远道运来各种建筑材料。真是人心齐,力无比。勤劳和善良,真诚和真心不仅感动了上苍,更感动了岳父大人盐商。
经过十年的努力,小夫妻在爱河先后建起了两座石桥,分别起名为“鹊桥”和“连心桥”;建起了三座石柱木架瓦顶亭阁,分别起名为“情爱亭”、“望月亭”和“观溪亭”;修筑了五道拦水梯坝,分别起名为“白练飞舞”、“万马奔腾”、“梦幻珠帘”、“银河落天”、“蛟龙出海”。疏浚河床取名的水潭有“镜潭”、“响水潭”、“鸳鸯潭”、“碧玉潭”、“香水潭”;河溪奇石取名的有“试心石”、“丹心石”、“美人石”、“圆月石”、“半月石”、“并肩石”、“丰乳石”、“夫妻石”、“月光台”、“相思岩”等;取名树木有“情侣树”、“相依树”、“合欢树”、“牵手树”,藤蔓有“缕缕情丝”、“如胶似漆”、“恩爱有加”等。爱河成为了风情万种,叩人心扉的人间仙境。
如今的爱河风情峡谷,既是视觉的盛宴一一山水的灵动与四季的色彩交织,更是心灵的触动一一传说与自然的共鸣,让人忘却尘嚣,沉浸于永恒的爱与宁静之中。
作者简介:卢成,1958年生于湖北红安,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创作包括长篇小说《渴望的路在延伸》、散文集《心灵有约》《心灵之窗》《岁月长河》等共计600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