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海翻涌
晨曦为武当山金顶
镀上第一缕金光
碧水长流
汉江在巍巍群峰间蜿蜒如诗
武当山盛景。
这里是仙山与烟火交织的
灵秀之地
是自然与人文共绘的
恢宏画卷
风光旖旎的丹江口库区。
今日十堰
正以从容之姿、开放之态
向世界发出诚挚邀约
大美十堰。
山与城和鸣
从“一山独秀”到“全域绽放”
清晨的紫霄宫前,来自法国的皮埃尔与30余名国际学员正跟随道长习练太极拳。“这是我第3次来武当山了。”收势后,皮埃尔微笑道,“每一次都能感受到内心的宁静。武当太极不仅是一门武术,更是一种生活哲学。”
武当山,这座世界文化名山,正以全新姿态成为撬动十堰全域文旅融合的战略支点。在“湖北旅游,武当突破”战略引领下,十堰以前瞻视野重构“八百里武当”发展新格局,超前编制《大武当世界文化旅游目的地发展总体战略》——环武当山观光度假环、仙山碧水风景游憩环、绿色产业与城镇发展环,三大圈层如涟漪般延展,推动山与城共鸣、文化与生态共生。
武当山金顶云雾缭绕,宛如仙境。记者 刘昆 摄
科技为古老山川注入新活力:智慧导览将宫观“搬”入云端,5G信号覆盖天柱峰顶,MR技术再现古建筑神韵;山下的槲梅溪谷民宿集群、遇真宫遗址公园、玄武湖国际康养基地相继落成……一场“山上增辉添彩,山下腾笼换鸟”的空间革命,正催生多元业态共生的文旅新生态。
跳出武当看十堰,一幅“全域绽放、四季可游”的画卷铺展开来。竹溪县武陵不夜城升腾市井烟火,房县黄酒散发醇厚浓香,郧西县天河七夕流淌东方浪漫——众多文旅 IP串珠成链,点亮县域经济。2025年,丹江口市、茅箭区与郧西县携手跻身全国县域旅游百强,印证了十堰文旅深度融合的强劲实力。
竹溪县武陵不夜城内戏曲悠悠。记者 张建波 摄
从“为一山而来”到“为一城停留”,游客用脚步为十堰投票。2024年,全市接待游客1.45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481.72亿元,同比增幅均超20%;武当山景区接待游客人数突破千万人次。2025年,全市力争接待游客1.74亿人次、旅游总收入1777亿元,旅游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4.5%。
十堰已拥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最美国际休闲旅游名城”“文旅振兴特别贡献奖”“最具综合实力景区”等多个旅游相关荣誉。亮眼的数字和荣誉背后,是104家 A级景区、35个“国字号”品牌、51家星级饭店、103家旅行社和286家规上文化企业的坚实支撑——十堰,已稳居全省文旅第一梯队。
武当山金殿。通讯员 彭莹 摄
文与旅共舞
从单一观光到多元体验
当夜色轻笼,武当山脚下的《武当一梦》实景演出正以光影为笔、时空为卷,重现600多年前明代大修武当的浩荡历史;100多公里外的武陵不夜城,传统民俗与现代艺术在街巷中碰撞交融,成为鄂西北夜经济的一抹亮色。
“武当一梦”沉浸式演艺主题园区。
文旅融合的触角,早已越过名山大川,深入城市肌理与乡野脉络。丹江口市“南水北调号”游船承载国家战略的记忆,东风汽车博物馆用 VR拆解工业文明的密码;茶园“微马”赛道在绿意中蜿蜒,郁金香文化节将田野绘成巨幅油画;西关印象、武当不夜城等12个夜游项目点亮夜色,11个夜间消费集聚区人头攒动,“夜十堰”正释放出蓬勃消费力。
西关印象灯火璀璨,游客如织。
体育,成为串联文旅的新纽带。十堰马拉松吸引全网5亿人次关注,带动直接消费突破3亿元;2024年承办国青女篮国际挑战赛等全国、全省体育赛事52场,“跟着赛事去旅行”已成为年轻群体的出游新风尚。
2025十堰马拉松。
城市有机互融。奥体中心、市博物馆等文体地标串联成线,打造“15分钟文体圈”,形成一步一景、步步皆景、移步换景的城市画廊。
十堰奥体中心。
乡村旅游同样热火朝天。各县市区高频举办特色节会,带动50余万群众共享旅游红利,走出一条景美民富的振兴之路。
康养、智慧与文化,共同编织出十堰文旅的丰富质感。龙王垭、太极峡等康养酒店相继落成,“武当养生·一席地方菜”“武当道医”品牌逐步打响;《黑暗创世纪》MR、《元炁武当》数字艺术馆等智慧场景投入运营,“数字武当”获得全省首张三维模型数据知识产权证书;东风汽车博物馆、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郧西段)相继亮相——传统文化,正在创新中熠熠生辉。
丹江口市“沧浪之星”摩天轮点亮璀璨夜空。通讯员 涂大明 摄
质与品跃升
从湖北名片到世界窗口
5月,一架从首尔飞来的包机降落在武当山机场,120名韩国游客踏上太极问道之旅——这是“武当号”主题航班接待的第15个国际包机团,标志着十堰文旅加速迈入全球视野。
十堰国际化步伐,清晰体现于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双向奔赴。3月,十堰代表团远赴德国柏林与西班牙马德里开展推介展演,并与德国焦点亚洲集团达成战略合作,为进入欧洲市场打开通道。
风景秀丽的太极峡景区。
近年来,十堰赴全球30余个国家开展文化交流,设立45个武当武术海外推广中心。面向不同市场精准推出主题线路:东南亚“道教寻根”、欧美“功夫体验”、港澳台“祈福文化”等,受到海外游客青睐。
品牌传播方式持续创新。“网红+文旅”营销模式成效显著,董宇辉等百余名头部主播助力直播引流;“十堰武当号”航班与汉十高铁专列贯通南北;两届世界武当太极大会、首届全球旅行商大会成功举办;2025神武峡国际文旅推介活动吸引22国旅行商实地考察。
2025“神武峡”国际文旅推介活动在武当山特区举行。记者全正摄
服务提升同步推进。全省首个景区外币兑换点落户武当山,境外支付便利化试点启动;多语种导览、标识与国际服务标准全面推行,让远客如归故里。如今,常年有超万名外国人在武当山修习养生,游客平均停留时间延长至2.13天,省外游客占比57%,“祈福胜地太极武当”形象深入人心。
以武当山为龙头串联全市文旅资源,推行泛景区一票制2.0,推出10条特色主题线路、10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和5条近郊游线路,提升10个文旅夜游消费街区与商圈,推出“十堰礼物”主题文创产品100种,打造10个文创旗舰店。
政策保障坚实有力。每年设立不少于2000万元文旅专项资金,培育多元化融合旅游产品,助力产业跃升。未来3年,目标已然明确——年接待游客达2亿人次、旅游总收入2000亿元。
武当山特区打造夜间经济新模式,为游客带来别样的文旅体验。记者刘昆摄
千峰竞秀,万水汇流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
十堰正以山水为轴、文化为墨
书写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辉煌新篇
山河不远
十堰邀世界同行
道韵长存
静待天下宾朋
来源:十堰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