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红安概况    新闻中心  红安视频  经典红安  招商引资  红安党建  文化旅游  专题网站
红安七里坪盐店河村:东进号角吹响地 焕发时代新声
发布时间:2025-09-08 16:58    作者:徐高元、王乐维、张胜红、李明    来源:


红安网消息 八十多年前,在红安县七里坪镇盐店河村,新四军第四支队吹响了东进抗日的号角,用巢县蒋家河口的一场完胜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如今,这座被誉为“小延安”的红色村庄,正将厚重的革命历史转化为发展的新优势,让红色基因在乡村振兴中绽放出时代光芒。

走进盐店河村蔡家垸,一座明清风格的灰色古建筑静静矗立,门楣上挂着“红二十八军军部”的牌匾。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八军在鄂豫皖三年游击战争中,以不足2000人拖住国民党17万正规军,为红军长征减轻了压力,毛泽东曾评价其“很了不起”。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法西斯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国难当头,国共两党精诚合作,共御外敌。1937年 7月27日,红二十八军在安徽岳西县青天畈与国民党鄂豫皖边区督办公署签订了停战协议。

红安县档案馆副馆长吴吉祥说:“协议规定,鄂豫皖边区红军和便衣队的集合地点为以盐店河村为中心的七里坪。8月上旬,高敬亭率红二十八军及各地便衣队陆续来到七里坪。军部和团即驻守于此地。”

1938年2月中旬,红二十八军在七里坪正式改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两个月后的5月12日,支队在巢县蒋家河口设伏,仅用20分钟就击沉日军汽艇两艘,歼敌20余人,自己无一伤亡,打响了新四军对日作战的第一枪。

红安县档案馆副馆长吴吉祥说:“高敬亭为司令员,下辖七、八、九团和团、直属队,共3100余人。新四军第四支队是四个支队中人数最多、装备最精、红军成分最广、战斗力最强、成立时间最早的支队。”

这里不仅是铁军的诞生地,更是培养抗日干部的摇篮。从1937年10月至1938年6月,设于罗畈村的抗日干部训练班连续开办多期,郑位三、方毅等在此授课,董必武、叶剑英曾亲临作报告,培养了600多名干部,输送到全国各抗日战场。



红安县档案馆副馆长吴吉祥说:“后来成为鄂东抗日游击队军政领导干部的刘西尧、蜀中五老之一的马识途等都在此学习培训,为我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储备了大量的人才。”

深厚的红色底蕴,成为盐店河村新时代发展的宝贵财富。

红安县七里坪镇盐店河村村民黄慧银说:“现在我们守着这片土地,就是要记住这是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幸福生活。”

2020年,盐店河村被中组部、财政部列为首批全国红色美丽乡村试点。村两委整合红色资源,实施“红色强村、农旅富民”战略,建起了红色教育培训接待中心、红军饭堂、土特产购物超市等。开展红色文化教育培训、红色研学等活动。


红安县七里坪镇盐店河村妇女主任秦燕波表示,通过她的讲解,可以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传承红安红色革命精神。讲好红色故事,让更多的后人铭记历史,从中汲取前进的力量。

2024年盐店河村集体收入达37万余元,人均收入1.8万元。目前,当地已与企业合作,将对革命旧址进行整体修缮和环境提升。

红安县七里坪镇盐店河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秦文彬说:“我们将进一步保护利用好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搞好特色产业种植,努力使村民更富,村庄更美,村集体更强。”

从烽火岁月中“东进号角”的吹响地,到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实践者,盐店河村的故事,正是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历久弥新的生动写照。

 



版权为 红安网 www.redhongan.com 鄂ICP备18020062号-1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主办: 中共红安县委 红安县人民政府 承办:红安县融媒体中心(红安传媒集团)
新闻热线:0713-5182570 E-mail:redhongan@163.com
地址:湖北省红安县红金龙大道广播电视大楼 邮编:438400 
Copyright © 2007-2018 redhong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鄂公网安备 42112202000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