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红安概况    新闻中心  红安视频  经典红安  招商引资  红安党建  文化旅游  专题网站
红安打造全国红色文旅高地:沉浸式体验让革命精神“活”起来
发布时间:2025-07-02 16:05    作者:石杰、李明、沈捷    来源:红安融媒(传媒集团)


红安网消息  近年来,红安县大力弘扬大别山精神,激荡奋进力量,让红色故事永续传唱,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让大别山精神激荡奋进力量,以红色赋能支点建设,推动“基因红”成功转化为“发展红”。

7月1日晚8点,红安县一河两岸的董必武法治广场上,人声鼎沸,灯火璀璨。一场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暨抗战胜利80周年为主题的“庆七一文艺汇演暨2025红歌大家唱”活动震撼开场。红安县领导刘晓军、涂春生、余品祥、袁珊红与现场3000余名市民一同观看演出。

活动精心选取了《再见大别山》《回红安》等14首极具代表性的红安地方革命歌曲以及原创红色经典曲目。高亢激昂的红歌旋律响起,深情颂扬党恩,带大家回溯那段峥嵘岁月,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喝彩。

“这些熟悉的旋律一响起,我的内心就激动不已。特意带孩子来感受,就是想让他们从小铭记历史,明白如今的幸福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市民王川说。

红歌舞台就搭在群众中间。在舞台旁边,阵阵诱人的美食香气飘来,各种风味小吃摆满了摊位,让居民们大饱口福,浓浓的烟火气催热了夜市经济。

“此次活动开展得非常好,一边看表演,一边品美食,还能和邻居们聊家常,这样的夜晚太有意思了。”市民李红霞说。

同一时刻,红安“一河两岸”水域也在上演着一场美轮美奂的沉浸式国风盛宴。一艘艘舫船载着游客缓缓前行,实景演出与两岸绚丽的灯光秀相互映衬、相得益彰。璀璨的光影倒映水面,悠扬的乐声萦绕夜空,让人仿佛置身于“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诗意画卷里。

“我们通过群众性红色文化活动和一河两岸城市画廊等旅游新场景来吸引游客,进而带动商圈业态,大力发展夜游经济。此次七一红歌大赛、国风画舫巡游活动,为全年的系列活动拉开了序幕。”红安县旅游协会会长、红安县首家接待中心主任杨建文介绍说。

在黄麻纪念园红色宣讲馆,同样是一片热闹景象。自今年6月份起,全省各地的党员干部纷至沓来。馆内举办的“庆祝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展”,以丰富详实的史料、生动逼真的场景,生动还原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那段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让每一位参观者都能深切感受到信仰所蕴含的强大力量。

“抗日战争不仅是一段悲壮的历史,更是一部深刻的教材。通过参观,我们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团结才能胜利的真理。这促使我们在新时代加强民族团结,不断提升国家的综合实力。”党员杨亦冉说。

今年以来,红安县坚持以创建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黄麻起义纪念园5A景区为抓手,锚定“打造全国一流红色教育和旅游目的地”目标,积极活化红色资源,自编自导自演《女将送饭》《黄安烽火》等20多部游客可参与的文化小剧,精心打造了“亮剑红娃”“铜锣小子、铜锣丫头”等一系列独具特色的文创产品,深度挖掘“红苕饭、红军餐、将军宴”等具有红安地域特色的美食,着力打造“神武峡”“赤黄红”国际精品旅游线路,精心开辟多条红色研学精品旅游线路。今年一至五月份,全县共接待游客69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8亿元。

红安县旅游协会会长、红安县首家接待中心主任杨建文说:“我们将继续高举大别山精神旗帜,传承‘铁血红安’基因,全力以赴打造红色文旅高地。我们要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让大别山精神持续激发出奋进力量,推动‘基因红’进一步转化为‘发展红’,在新时代书写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一审:宋文晓 二审:高凤叶 三审: 刘玲莉


 



版权为 红安网 www.redhongan.com 鄂ICP备18020062号-1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主办: 中共红安县委 红安县人民政府 承办:红安县融媒体中心(红安传媒集团)
新闻热线:0713-5182570 E-mail:redhongan@163.com
地址:湖北省红安县红金龙大道广播电视大楼 邮编:438400 
Copyright © 2007-2018 redhong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鄂公网安备 42112202000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