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红安概况    新闻中心  红安视频  经典红安  招商引资  红安党建  文化旅游  专题网站
【黄冈日报】潮头逐浪的三次“牵手”——红安老君眉茶的新生之路
发布时间:2018-09-07 16:09    作者:余平清,叶大军,杨 辉    来源:


 开栏语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从即日起,本报推出“壮阔东方潮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年·荆楚行”专栏,通过记者的实地踏访,重温改革开放往事,聆听新时代改革开放足音,反映改革开放伟大进程中的黄冈探索,展现我市广大干部群众与时俱进、一往无前的精神风貌,敬请关注。

 云山雾海森林茶,馥郁醇厚碧透纱。红安县北有座山,相传太上老君曾在山顶炼丹而得名老君山,山中出产一种名茶,名唤“老君眉”。

大别山地处我国茶叶生长的黄金纬度带,种茶历史悠久。明清之时,河南信阳毛尖、安徽六安瓜片、湖北黄州老君眉(彼时红安为黄州所属)均为茶中胜品。《红楼梦》第四十一回中记载,贾母率众人游大观园至栊翠庵,妙玉奉茶,“贾母道:‘我不吃六安茶。’妙玉笑说:‘知道。这是老君眉。’”

信阳毛尖、六安瓜片一直盛名不衰,至今仍在中国十大名茶行列中;而老君眉茶却命运坎坷,因战乱等原因一度失传上百年。

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在神州大地激荡起阵阵春潮,也萌发了老君眉茶新的生机。

率先牵手专家,率先牵手生态,率先牵手文化。自上世纪80年代起,红安县几代茶人,开意气之先,立潮头逐浪,从零起步,奋力开拓,让老君眉茶这一贾府奇珍,重现世间,再次香飘天下。

牵手科技,让数据校正茶叶

1979年,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浪潮中,一直以林为业的红安县国营老君山林场,开辟了几十亩茶园,发展多种经营。老君眉茶由此迈出新生第一步。

新生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当时山上的森林资源还比较丰富,卖树为生的日子还过得去,茶叶不被重视,生产管理水平较低。

1990年前后,卖树的日子走到了尽头。在当时分管林场的红安县林业局副局长方思意主持下,林场掀起了二次创业浪潮,种起了药材、蘑菇,养起了牛、羊和蜜蜂,茶园面积也逐渐扩大到了五六百亩,林场在茶叶新生的道路上苦苦探索。

1999年,红安县林业局做出惊人之举:时任局长陈敦学亲自出面,在全省林业系统中,率先以1年3万元的报酬,聘请华中农业大学的倪德江教授为技术顾问,打造红安名优茶。

3万元,这在当时的国贫县红安来说,相当于十多户人家一年收入的总和。许多茶农不解:我们种了这么多年茶,为什么要花那么多钱,请一个“十指不沾阳春水”的秀才教我们种茶?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让人没想到的事又发生了:高价请来的倪教授看了老君山的茶园,摇了摇头,居然没有说话就走了。

怎么回事?倪教授的一席话让老君山茶场臊得不行:茶园中草长得比茶树还高,枯枝比活枝还多,这样差的基础怎么能生产出好茶?

不得真经心不死。一年后,整饬一新的茶场重新请来了倪教授。

 “种茶的土壤PH值应在4.5-6.5之间;茶园海拔应在400米以上,坡度25度以下,遮光率不超过25%,行间铺草10—15厘米;采摘鲜叶的摊放厚度5厘米,杀青温度200-300摄氏度之间,揉捻中细胞破坏率45%-55%之间……”

千百年来,茶农制茶都是“采茶一双手、炒茶一口锅”,茶的好坏,全凭茶人的火候和经验,有着太多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倪教授一长串的术语和数据,让茶农耳目一新,大开眼界。他们头一次发现,种茶、制茶可以进行量化、可以实现精准。也正是通过专家的讲述,在种了10多年茶之后,茶农才知道,原来老君眉茶曾经有过的辉煌,并立下了复兴老君眉的宏大志向。

之后的几年中,在倪德江教授的指导和帮助下,老君眉茶确定了以芽为原料、以针为外形的名优绿茶产品发展方向,并通过工艺固化、标准量化,形成了老君眉茶的品牌质量标准。林场先后派出50多人赴华中农业大学培训,当时第一批受训的技术员武世化,现在已成长为老君眉茶场的场长;他和受训的其他人员一起,成为此后老君眉茶复兴的中坚力量。 

与之相配套,林场先后投入550多万元引进杀青机、揉捻机、理条机、解块机和烘干机等设备,建起10条现代化茶叶生产线,创新杀青技术、自动理条、做形技术和增香技术,使制茶工艺和制茶能力逐年提升。2000年,老君眉茶在中日韩第二届国际茶叶评比中获得金奖,开始初露锋芒,老君眉茶的市场售价,也从50元/公斤上涨到300元/公斤。 

牵手生态,让森林化作茶香 

2001年,老君山林场的一个决策,又引来一片争议。 

那一年,林场以一年8000元的价格,聘请中国茶叶研究所专家为老君眉茶进行有机茶认证,在全省茶场中第一个“吃螃蟹”。 

有机茶认证,流程10多项,第一次转换周期需要3年。不仅要证明生产过程中没有使用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抗生素、转基因技术等,还要证明其生产基地中没有水土流失、没有大气污染、没有重金属超标等。当时有机食品的概念刚刚进入国内,许多人对此还不了解,认为做有机认证纯粹是自找麻烦,花钱买罪受。 

惟其不易,方显珍贵。有机食品认证,是产品“跃上枝头变凤凰”迅速升值的黄金通道,是产品进入高端市场的国际通行证。此后的三年中,林场严格按照有机食品认证的要求,让饼肥取代了化肥,让农药远离了茶园,为保护环境,还多次放弃了主动要求落户的工厂企业。2004年,老君眉茶通过认证,成为湖北有机第一茶。此后,老君眉茶2006年荣获湖北省二十佳名优茶;连续三年荣获湖北省林博会一等奖;2008年荣获湖北名牌、湖北省消费者满意产品、第17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金奖。 

 新的平台促成了新的成长。红安县因势利导,用老君眉有机茶的标准,统一规范红安6大国有林场茶叶的生产;并用“老君眉”的品牌,统一了原来的多个茶叶品牌,使一山老君眉壮大成一县老君眉。几年间,老君眉茶的基地规模达到1.2万亩,茶叶年收入近4000万元,帮扶贫困村代建茶园2000余亩,解决了县北山区70%留守妇女就业问题,让5000户贫困户年人均收入增加3000多元,成为红安林业的支柱产业和红安农民的脱贫产业。 

 有机认证,认证的不仅仅是产品工艺和质量,还是对产品生产环境的认证。3年的有机认证,不仅改变了茶,更改变了人。茶农深刻地认识到,要想做出品质优良的茶,首先必须善待、优待生产茶的森林、大地、水源和空气。环境好了,茶才能好;只有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大自然才会给人类更好的回报。 

老君眉茶是果香型的,它的香不仅源自茶叶本身,更来自它周边森林。多年来,无论是老君眉茶的原产地老君山,还是后来发展出来的新产地金牛山、天台山、大斛山、紫云寨、游仙山等,茶园都不是漫山遍野成片大规模的存在,而是在森林间一小块一小块的存活,茶园周边的森林系统,始终完好保存。 

取得了有机认证后,老君眉茶身价百倍,市场售价每斤1000元左右,是寻常茶叶的5-10倍,还经常供不应求。但这么多年来,老君眉人一直像种果树一样种茶,保持着一年只采一季春茶的传统,一直对大自然保存着足够敬畏,保持着规模、产量、效益的科学平衡。 

牵手文化,让价值沉积茶园 

2014年,电视连续剧《铁血红安》拍摄期间,多次在老君山取景。随着电视剧在央视一套、四套和全国各大卫视的播出,老君山、老君眉再次声名大噪,家喻户晓。 

 进入新时代,奋发新作为。在连战连捷之后,以局长贺勇为首的红安林业人一直在思考,众多茶叶品牌中如何增加老君眉茶的辨识度?如何增加老君眉茶的品牌价值和影响力?如何延伸老君眉茶的产业链条? 

无心插柳柳成荫。在《铁血红安》上的意外成功,让老君眉人找到了新的方向。品牌是形象的符号,文化是价值的内核;要想让老君眉茶与众不同,长盛不衰,就必须在老君眉茶的品牌中不断注入文化的基因。 

 2015年5月,投资6000万元,占地100亩的红安县老君眉茶文化产业园破土动工,2017年基本建成。产业园以发展茶产业和旅游文化为目标,建有茶文化馆、茶叶深加工和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将老君眉茶历史文化和红安红色文化相互融合,打造集茶科研、茶文化、茶生态、红色文化为一体的产业综合体。

2017年5月,在刚刚建成的老君眉茶文化产业园中,中国红安首届老君眉茶文化节拉开帷幕,省内外400余名嘉宾参加。3天时间里,举办了黄冈市首届老君眉杯茶叶职业技能大赛、老君眉茶产业发展论坛、摄影书画展、自行车攻坡赛等20多项活动。今年5月,第二届老君眉茶文化节如约而至,3天时间,举办了开幕式、民间茶艺交流(六山斗茶大会)、老君眉茶文化大讲堂、老君眉茶文创座谈会等活动,包括茅盾文学奖得主、著名作家熊召政在内的数百嘉宾参加。

持续不断的文化建设,让老君眉茶名声更响,影响更大。近几年来,通过友人捎带、网上订购等方式,老君眉茶飘洋过海,进入国际市场。通过建设红茶、黑茶加工基地,以往被废弃的大叶经过发酵,变成新的茶品,以老君眉为主打产品、多茶并举的多元化发展格局正在形成。老君眉茶文化产业园正在规划建设二期工程,将新建茶叶主题公园、游客接待中心和茶贸易城,以茶兴旅初现端倪。

今年8月下旬,红安县生产老君眉茶的6家国有林场再次聚首,共同入股组建湖北省老君眉茶叶有限公司,通过产权制度的改革,打破国有林场的身份束缚,建设现代企业制度,进行深度融合,迎着新时代的春风,再次扬帆出发。

记者手记:

永远敢为天下先

三次牵手,三次第一个“吃螃蟹”。老君眉茶的新生之路,是一条不断开拓创新之路。

思想是行动的先声和旗帜。牵手科技,打破千百年来人工制茶的传统;牵手生态,造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格局;牵手文化,推动新时代的新发展。老君眉人的每一次开拓创新,都源于思想的解放和观念的更新,都顺应了时代的趋势和潮流。

改革开放的进程,是持续不断的探索过程,是持续不断的创新过程。因循守旧,只会原地踏步;敢闯敢干,就能在没有路的未知领域,最终走出一条新路。

勇做时代弄潮儿,永远敢为天下先。为老君眉茶的精彩复活喝彩!


 



版权为 红安网 www.redhongan.com 鄂ICP备18020062号-1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主办: 中共红安县委 红安县人民政府 承办:红安县融媒体中心(红安传媒集团)
新闻热线:0713-5182570 E-mail:redhongan@163.com
地址:湖北省红安县红金龙大道广播电视大楼 邮编:438400 
Copyright © 2007-2018 redhong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鄂公网安备 42112202000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