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红安概况    新闻中心  红安视频  经典红安  招商引资  红安党建  文化旅游  专题网站
黄麻一家亲:红安革命英雄巧打麻城土豪劣绅——纪念黄麻起义九十周年
发布时间:2017-10-25 10:18    作者:李保全    来源:红安县永佳河镇北冲村


1927年11月13日,黄安(今红安)、麻城三万余名农民自卫军和义勇军在党的“八七”会议精神指引下和中共湖北省委领导下,攻打黄安县城,打响了鄂豫皖地区武装反抗国民党右派的第一枪,正式成立了黄安农民政府。在“黄麻起义精神"的影响下,黄麻及周边地区不少群众参加革命,其中不少是年龄偏小的少年、或正是成家立业好年华的有志青年。

(图片来源网络)

家住黄麻交界偏僻乡村- - 红安永佳河镇北冲村,刚满20岁,本应成家立业却参加革命的李自魁就是其中的一位。李自魁生于 1908年,幼年在本村就读私塾,后辍学务农。1929年在“黄麻起义精神"的影响下,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桃花区工会主席、区委书记。1931年,被隐藏在区委机关内的一名叛徒毒死。

1930年春夏之交,对于很多贫困农户来说,正是长天落日、农事繁忙的时节,同时又是青黄不接、倍受饥饿煎熬的关隘。而此时,与李自魁家乡红安北冲村交界的麻城顺河镇邹家塆、大周家龙塆的大恶霸地主、劣绅横行乡里,无恶不做。他们不仅不开仓放粮,救济贫苦百姓 ; 反而以手中粮食作筹码,借粮百姓就按高利贷方式计算 ; 并且还比平时利息算得高许多,使很多债筑高台的贫苦百姓借不起,也不敢借粮。大多数百姓只能选择用往日积攒的米糠,拌着挖的野菜煮熟充饥。

这时,李自魁了解到情况后,及时向党组织汇报。在党组织的指导下,他利用自已对周边山村地形熟悉的优势,同赤卫员假装走亲戚,细致侦察作战地形、地主团丁晚间守备情况。经过他们的侦察、周密部置,先采取不打草惊蛇的方式。通过熟人先稳住隔壁塆家族势力较大的麻城顺河镇大周家龙劣绅,然后先攻打距离远、势力小点的麻城顺河镇邹家塆的地主。

在一个漆黑的深夜,李自魁带领十几名赤卫队,夜行三十多里路,赶到麻城顺河镇邹家塆附近埋伏起来。他们等到拂晓,趁地主大宅院守卫的团丁疲惫之时,迅速攻进大宅院,解除了地主团丁武装,收缴了32支和一批弹药,活捉了正在熟睡中的地主。

天亮后,李自魁马上吩咐赤卫队员通知周边乡亲到地主门前集合,召开批斗大会。李自魁和队员耐心做乡亲们的思想工作,宣传革命是为了解放受压迫的穷苦劳动人民、打土豪分田地、建立新社会、行使人民当家作主权力的道理 ; 动员乡亲们掘弃旧社会害怕旧官史、地主恶霸、劣绅们秋后算帐、打击报复百姓的思想包袱,主动检举、揭发地主的恶行,将地主恶行绳之以法。看到真心为民撑腰、作主的共产党队伍,受害的乡亲们纷纷站出来指证地主恶行。李自魁当场宣布地主恶行,他和队员们根据党制订的《惩治土豪劣绅条例》,将地主田、粮食、财物分给乡亲们 ; 并将地主就地正法。

李自魁和赤卫队员带着初战告捷的喜悦回到住地休整、训练,等待时机惩治隔壁麻城顺河大周家龙塆的劣绅。

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当大周家龙劣绅还在同家族长老们喝着茶、嗑着瓜子,得意洋洋、笑哄哄地吹嘘说 :“ 隔壁塆那红安小子,当' 地匪 ' 还懂点兔子不吃窝边草的规距 ; 年纪轻轻的,眼睛也学会了看事,知道我们大周家那是家大、势大、财粗,在本地人家见了我们大周家的人,那个人敢不让路 ; 再说,我是什么人?那可就是国民党麻城县政府、县老太爷也得给我这位麻城郝郝有名乡绅三分面子的人。” 正在他们吹得正得意时,悄然冒着风雨隐敝在门外柴草堆的赤卫队员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控制了躲在雨棚里的劣绅守门团丁。他们随即迅速冲进屋内,还没回过神的劣绅和长老们已经被赤卫队员们的枪顶住了脑袋。

当夜,附近乡亲们闻讯,冒着风雨、敲着锣鼓赶到劣绅家,纷纷指证劣绅和他家族成员恶行。在正义的力量面前,劣绅和他家族成员低头认错,并写下认罪书,当场将免去以往高利贷利息,将家族大部份田地、粮食、财物分给贫苦乡亲们。

李自魁和赤卫队员接连两次成功打击了与家乡交界麻城地主劣绅,开仓放粮,把他们田地、财产分给穷苦百姓。他们这种不顾自身和家人安危,挺身而出,为受压迫、剥削的百姓伸张正义的义举,得到了黄麻交界两地乡亲们的拥护,广为传诵。在他们的宣传、影响下,偏僻的黄麻交界山区更多乡亲们明白了革命道理,拥护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革命 ; 不少进步乡亲参加到革命队伍中,仅北冲村就有李天曹、李天赦、李天贵等十多位乡亲参加了革命,为革命事业英勇献身的乡亲近十位。

然而,不幸的是 : 身为红安桃花区工会主席、区委书记的李自魁,1931年被隐藏在区委机关内的一名叛徒毒死。他牺牲那年,还没23岁,就为中国革命献出了年轻、宝贵的生命。李自魁的亲属也不知道他的遗体葬在那里。

党和人民没有忘记英烈们的丰功伟绩, 红安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陵园--红安革命烈士纪念墙上刻着李自魁烈士的英名,供后人纪念烈士、瞻仰烈士的精神。

 



版权为 红安网 www.redhongan.com 鄂ICP备18020062号-1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主办: 中共红安县委 红安县人民政府 承办:红安县融媒体中心(红安传媒集团)
新闻热线:0713-5182570 E-mail:redhongan@163.com
地址:湖北省红安县红金龙大道广播电视大楼 邮编:438400 
Copyright © 2007-2018 redhong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鄂公网安备 42112202000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