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毛红平
“由于扶贫工作队重视油茶产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让农户降低了生产成本,看到了种植油茶的发展前景,农户种植油茶的热情高涨起来。”25日,红安县杏花乡花园村青翻龙组村民鄢达和感叹地说。
七月是油茶挂果的季节,走进杏花乡花园村青翻龙组,展现在眼前的是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绿油油的油茶满山遍野,枝头挂满一串串红色的果实,绿树红果,相互相衬,煞是好看。山坡上,几名村民正忙着疏果剪枝,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心头燃起致富的希望。
花园村自2016年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实行“定点帮扶、结对帮扶、产业帮扶”以来,短短一年时间里已经实现了59户128人脱贫。杏花乡花园村扶贫工作队队长陈和平表示,产业扶贫是“输血式”扶贫到”造血式”扶贫的关键。近年来,花园村在扶贫工作队的精心引领下,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重点对种植的产业化项目进行补贴,全村产业项目落地迅速,仅今年上半年就完成种植油茶200亩、优质蜜桃190亩、泡桐及马尾松建材林175亩、蓝莓基地191亩、优质雪梨202亩、园林苗木110亩。此外,还大力引进了国家光伏发电公司、黄梅千农水稻精品种植公司、熊亦田园生态农业公司等多家企业入驻合作,建设种植基地、生态农业观光基地,带动扶贫对象59户共同脱贫。其中,油茶产业就是花园村的头等发展项目。
“我们对油茶产业势在必得。”花园村支部书记耿胜祥说,“贯穿花园村熊家湾至县发展大道的二级公路已经建成开通,花园村一批从事油料加工及水果销售流通的“农村经纪人”也培养出来了,农产品销售有保证,群众致富有信心。油茶产业一定能兴旺。”
花园村青翻龙组贫困户鄢达和,是杏花乡油茶扶贫产业的受益者之一。2016年9月,经过花园村青翻龙组党员干部熊帆的带动下,他报名种植油茶20多亩,是花园村青翻龙组种植油茶较多的村民。目前鄢达和的油茶已经挂果,预计第一批收获油茶果2000公斤。与他聊天过程中,鄢达和脸上一直挂着开心的笑容,“现在全村人都盯着我呢,就看我能不能挣钱,我要是今年挣到钱了,今年底,我们花园村青翻龙组的油茶种植规模肯定能扩大一倍以上。”作为村里第一批“吃螃蟹”的人,鄢达和对未来信心满满。“现在油茶树挂满果实,接下来子实果圆,油料加工企业早已下了订单,肯定能挣到钱”。
“能不能把精准扶贫、产业扶贫贯彻到底,关键还得看扶贫干部能不能带头。”花园村扶贫工作队队长陈和平认为,打好扶贫攻坚战,首先就是看党员干部能不能敢为人先。陈和平自2016年被选派为花园村扶贫工作队队长以来,为了谋求强村富民的发展大计,他常常奔走在最前线,在果园里、田地间总能看到他的身影。然而光有干劲还不行,陈和平协同贫困户张青伢承包了10亩多的油茶,他出钱出物资,科学种植,精心管理,油茶长势良好,同村的耿国家看到扶贫干部对发展油茶那么有信心,带动9户贫困户在本村也流转了150多亩土地种植油茶,现在果实累累,收获在即,他今年还要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
“要打赢新形势下扶贫攻坚这场硬仗,扶贫干部除了要进一步拓宽思路丰富扶贫方式外,更要以身作则,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带头作用,动员和组织群众积极参与共同奋斗。”这是花园村扶贫工作组与村干部的共识。
党员鄢幼华前几年一直在外打工,2012年回到村里办企业,一直希望能带动全村实现脱贫致富。他认为花园村种了十几年的粮食和花生都没能富起来,应该转变思路,想其他的路子。2015年他知花园村有油茶种植扶贫项目后,觉得这是一个机会,经过多次考察、咨询,结合扶贫政策和油茶市场前景,鄢幼华认定种油茶肯定能挣钱,于是他与扶贫工作组干部一起深入每家每户宣传油茶项目,给村民讲解相关政策。并组织村里种植能手给村民们进行油茶种植技术培训。
除此之外,鄢幼华还带头种植了200亩油茶和100多亩油桃,是花园村第一个报名种植油茶的人。“你要想说服村民相信你,你首先要做给他们看,讲的好,不如做得好。”鄢幼华认为党员首先就应该自己以身作则。
目前,花园村在扶贫工作队和村干部的带领下,全村有117户人家种植油茶,种植面积达300多亩,以花园村青翻龙组为中心,带动辐射周边村子种植油茶达500多亩。村中59户贫困户都一一对接了产业能人,各自获得了技术支持和资金支持,致富有望。
油茶产业的蓬勃发展,必然需要广阔的市场。陈和平队长深知“要致富,先修路”的道理。2017年,为更好的推进油茶产业发展,搞好与市场对接,陈和平与村干部未雨绸缪,积极争取道路建设项目,已争取到5条村组扶贫道路,长13.26公里。目前,已经修建了2条扶贫路,共6.22公里,进一步改善了村民的生产生活环境,为产业的规划布局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时动员由鄢幼华做带头人,村委会与村里5户种植大户一起组建农村合作社,由合作社按照一定标准收购村民种植的油茶、水果等农村品,统一销售。同时筹措资金,尽快建设好花园村通信网络,使花园村早日摆脱无网络时代,抓住杏花乡鼓励青年互联网创业大好时机,创新销售模式,运用互联网、红安佰昌电商等新平台,拓展销路,打造品牌。
支部书记耿胜祥表示,花园村在精准扶贫的道路上牢牢抓住一点,以产业促脱贫,以造血换输血。脱贫过程中扶贫干部科学引领,党员干部实干巧干,把油茶产业作为扶贫的示范点,通过党员帮扶、示范、带路,把群众拧成一股绳,聚成一条心,形成一个坚强的队伍,极大地加快了群众的脱贫步伐。
( 责任编辑:张金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