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安网消息 入汛以来, 县国土资源局未雨绸缪,狠抓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减少地质灾害损失。
况红林是华家河镇熊河村地质灾害监测员,定期巡山监测山体情况是他多年雷打不动的习惯。
熊河村地质灾害监测员况红林:我们这里的灾害点经过去年七月一后就有一次滑坡,我基本上就是3、5天就来巡查一次,主要是看上面的土有没有松动,裂缝有没有变化,如果有变化我就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
目前,我县有73名地质灾害监测员坚守防汛一线,密切注视地质隐患点动向,及时发布观测信息,确保应急救灾工作及时进行,保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山西村地质灾害监测员 甘太华:以前对地灾没什么概念,通过参加培训后,避免原来估计和实地查看,现在我就通过皮尺拉,把桩一定,把线一定,如果每一次没有变异的话,这个滑坡体就是固定的,如果有变异情况,我们就必须迅速通知附近居住村民转移。
地灾防治工作没有捷径可走,除了必须具备专业知识以外,还要将排查消除隐患、建立群测群防等工作做在前头,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黄冈市地质环境监测保护站 红安分站技术员 黄恒昊 :今年年初,红安县国土资源局委托我站黄冈市地质环境监测保护站队全县112新旧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全面摸排查,制定地质防治规划。同时从去年开始,受红安县国土资源局邀请,成立红安分站,在“互联网+”和数据库依托下,全面提升我县地质灾害防治、监测预警水平。
我县地质灾害具有点多面广、规模小、危害大等特点,容易引发滑坡、崩塌、不稳定斜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目前共确定74处地质灾害隐患点,由于汛期降水呈现时空分布不均等特点,主要防范时段为5月至10月。
县国土资源局副局长张宏峰:在汛期,我局全面落实地质灾害防治“三查”、24小时领导带班值班值守、预警预报、信息报告等制度,各乡镇国土资源所认真开展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核查工作,及时掌握地质灾害点变化情况,在灾害区域周边树立警示标识牌,并向周边群众发放防灾避险明白卡,注明避让、转移路线、人数、监测人和责任人等信息。仅去年一年,通过群防群测,我县成功预报3起地质灾害,避免人员伤亡37人,避免直接经济损失55万元,连续多年未因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