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安网消息 在红安县农村,由于电器相关知识的匮乏和维修不便,常常是电器坏了,就放在家里闲置,丢又不舍得,用也不方便,这个生活中的“小问题”,却直接影响到群众的获得感和生活质量。
高桥镇楼子石村的村民陈友新是易地扶贫搬迁的贫困户,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新房子后,吃穿也不愁了,唯一影响着他生活质量的,就是生活中各种电器“小毛病”。
贫困户陈友新说:“现在党的政策好了搬到新房子来了,一直没用过什么电器,最近因为小孩才用点电器,没读书,不认识字,就不是很会用,有时候一搞就坏了,总有维修的过来帮助关心。”
6月22日,湖北工业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的学生志愿者们,来到高桥镇占店社区,开展义务维修实践活动,为当地居民义务维修家用电器,还走进贫困户家中,向他们讲解相关知识,送去同学们自己带来的慰问品。
村民说:“我今天送了三样东西来修,我也不知道什么原因坏了,反正一直坏了两年,要修的好不就又可以用了啊,非常感谢这些年轻的学生。”
村民说:“我送了四样东西去了,一个电风扇和三个取暖器,这个活动搞得好啊,价值不大坏了就放那里放着在,现在停了这好的机会修一修还可以用。感谢他们,这个大热天的。”
解决了这个小问题,群众少了一件生活中的困扰,获得感大大提升,同时,该校学院领导和老师们对学生们进行指导,把课堂搬到了现场,帮助学生们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奉献社会的成果,学生们在收获技能的同时,更学会了感恩和奉献社会。
湖北工业大学大学生说:“将我们所学的知识运用到了实践当中,然后再提升我们理论水平的同时,也为当地的居民做好了服务,服务社会、奉献社会,我觉得也实现了我们的一些价值吧。”
湖北工业大学大学生说:“我们通过这个活动深入到农村基层发现他们对用电、家电使用有一些不足,通过这个实践活动用我们所学的知识去帮助到他们我也很开心。”
截至当天下午,学生们共收到村民失修电器107件,修理完成93件,而送去维修电器的村民还络绎不绝。
目前,红安县各项扶贫政策已经基本落实,贫困群众物质上的贫困渐渐消除,而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对扶贫满意度的提高就成了当前的重点,湖北工业大学驻高桥镇楼子石村工作队利用自身优势和特色,带领学生志愿者们深入基层,深入到贫困户中,为基层群众提供服务,不仅让学生们得到了锻炼,也提高了基层百姓和贫困户对扶贫工作的认可度和满意度。
湖北工业大学驻高桥镇楼子石村工作队队长邹群说:“湖北工业大学精准扶贫工作队来到楼子石村已经两年多了,在我们的扶贫工作中发现很多住户、居民由于现在家电的普及,很多出现一些故障,但是这方面的问题难以得到解决。发现这个问题以后呢我们就利用湖北工业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这个优势,让志愿者来到社区,在现场为大家提供帮助和帮扶,同时也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们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让大学生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社会的爱心,奉献精神,对学生的素质也是一个很好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