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红安概况    新闻中心  红安视频  经典红安  招商引资  红安党建  文化旅游  专题网站
跪祭红军坟  走访王坪村
发布时间:2017-06-14 15:55    作者:叶重豪    来源:红安网


千崖万壑大巴山,林密树高血花红。位于四川省通江县沙溪镇王坪村的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掩映在苍翠欲滴的青松翠柏之中。 2016年11月28日上午10时,我带着久久的向往,怀着崇敬心情来到这里,深切缅怀红四方面军先烈的丰功伟绩和崇高精神。在王坪路口处,见到了路标大巨石——“红区第一村·王坪”。

当我走下交通车后,陵园管理处的薜元勋馆长已站在大门口等候我,他热情地和我握手:“欢迎你,叶馆长,来自红四方面军娘家的客人!”一句话把我的心说得暖暖的,是啊,红四方面军在红安诞生,在通江壮大,我们就是一家人。

薜馆长领着我瞻仰这坐占地1800亩的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首先参观铁血丹心广场,广场上矗立着一座大型红军群雕,名为“铁血丹心”。雕塑采用了坚硬而厚重的“中国红”花岗岩为主材,竖立在广场上,主雕长19米,宽3.2米,基座高1.2米。雕塑上的19名人物,表现了红四方面军在川陕革命根据地英勇战斗的光辉形象,他们有的吹响冲锋号,有的持枪发起冲锋,有的挥舞大刀跃身杀敌,有的指挥员在召唤士兵,有的卫生员在包扎伤员,还有群众跟随着队伍送粮支前,战旗在头顶高高飘扬……仰望雕塑,心潮澎湃,让人遥想起当年红四方面军征战的艰辛与悲壮。

穿过烈士陵园牌坊,沿着千秋大道向上攀登,来到陵园核心区瞻仰,薜馆长向我介绍道:“这里共埋葬着25048名红军烈士,其中17225位无名烈士。2011年底至2012年初,通江县将全县境内23个乡镇、50处、11428座散葬红军烈士墓中的17225名烈士的遗骸迁葬于此。他们为了心中的共产主义信仰,甘愿抛头颅、洒热血,英勇献身。这里现为全国最大、安葬烈士最多的红军烈士陵园,也是全国唯一的红军为自己牺牲的战友修建的烈士陵园。”

红四方面军在1932年至1935年间,由入川时1.6万人发展壮大至8万余人,川陕苏区也扩大到23县1市、人口达600万左右、面积4.2万平方公里。1934年3月,红四方面军将总医院迁到王坪,院长是红安人周光坦,总医院主要担负收治红四方面军伤病员的繁重任务。伤病员最多时曾达三千多人,因缺医少药,营养不良,伤势恶化等诸多原因,在总医院光荣牺牲的烈士就近安葬。最初将烈士一人一棺就地安葬,后来由于战事紧张、牺牲的烈士愈来愈多,没有那么多棺材,就用楼板做成“匣子”安葬,再后来只能采取软埋,一穴多人,挖大坑集中埋葬,形成了一个偌大的红军烈士集墓。

为了缅怀在创建和保卫川陕苏区牺牲的红军将士们,1934年7月,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决定在四川省通江县王坪的红四方面军总医院旁修建红军烈士陵园,陵园的纪念墓碑由红四方面军总医院政治部主任张琴秋亲自设计、题词。红军烈士纪念墓碑用当地质地细密坚硬的青绵石建造,由碑帽、碑身、碑座组合而成。主碑高3.87米;碑帽高0.87米,呈塔状,顶部嵌有一大一小的两球形帽,四角微翘;碑身高2.2米、宽0.6米、厚0.69米,正面竖刻着题词“红四方面军英勇烈士之墓”,两旁刻有对联,上联是“为工农而牺牲”,下联为“是革命的先驱”,横批是“万世光荣”。碑顶刻有表达“镰刀割断旧乾坤,斧头劈开新世界”寓意的镰刀、斧头图案,碑体则有长枪、短枪浮雕。墓碑前放置一张石供桌,两侧各安放着一门用石头雕凿的迫击炮。

我站在烈士纪念碑前肃立默哀,向长眠于此的烈士,三鞠躬后,把手中的鲜花放到烈士纪念碑前。接着朗诵了我头天晚上书写的“通江县王坪川陕红军烈士陵园祭奠红军烈士祭词:”

丙辰初冬,红色传人。齐聚通江,谒祭红陵。

一九三二,红军西征。离别红安,开赴川陕。

一路征战,英勇杀敌。建立苏区,解救民众。

平分土地,赤化全川。扩大红军,巾帼参战。

红军英烈,牺牲无名。通南巴地,埋骨王坪。

红军陵园,神州驰名。川鄂儿女,祭奠英灵。

鲜花翠柏,敬我亲人。巴山汉水,永记英名。

红色传统,我辈秉承。高举赤旗,初心不泯。

继续前进,江山永晴。

读完祭词,接着去瞻仰烈士墓,在红军烈士集墓前我受到深深的震撼,巨大的合葬墓里,安息着七千多名烈士的英灵,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一股无形的力量促使我跪在地上,向我亲爱的已故英烈行三跪九拜大礼,他们当中的很多烈士都是来自我们红安和鄂豫皖苏区。在合葬墓的两边,还有几十座立有石碑的烈士坟墓,薜馆长说,这都是团职以上的烈士,很多来自红安。一听到这个话,我泪如泉涌,不禁哭出声来,最先看到的是汪烈山烈士墓。汪烈山是我县七里坪镇檀树岗汪洼村人,红四方面军第三十军八十八师师长。他1927年参加工农革命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来参加红军,历任班长、排长、连长、营长、团长,参加了鄂豫皖苏区4次反“围剿”。 红四方面军进入四川后,汪烈山任红三十军八十八师师长。他爱兵如子,在大巴山的一次作战中,通讯员送一重要情报,他见通讯员光着脚,便脱下鞋给通讯员穿,自己光着脚奔向前沿阵地。在一次战斗中,该师二六三团政委陈锡联负伤,鲜血浸透上衣,昏迷不醒。汪烈山脱下军大衣,给政委陈锡联盖上,自己身上仅剩单薄军装。1933年11月,在反刘湘的“六路围攻”战斗中,汪烈山率部在通江北岸设防,抗击数倍于己之敌,在前沿阵地沉着指挥,打退多次进攻。战斗间隙就餐时,不幸被敌炮弹击中而牺牲,遗体就安葬在这里。今天,作为烈士家乡的后辈,前来祭奠烈士,我抚摸着烈士的墓碑,心中十分难过,把头上的红军帽摘下,恭恭敬敬的摆在烈士的坟前,然后给他叩头跪拜,让烈士安息,告诉他家乡的亲人看你来啦。

薜馆长又喊我看其他红安籍红军烈士的墓碑,我依次给他们叩头跪拜。他们是:

余笃山烈士,一八八七年生,中共党员,红四方面军总经理部主任1933年春,参加创建川陕苏区的斗争和粉碎国民党军“三路围攻”作战的后勤保障工作。同年夏,在“肃反”扩大化中遭张国焘诬陷,于四川通江口场被杀。1945年中共七大追认为革命烈士。

黄友清烈士,中共党员,红三十军八十九师二六四团团长,一九三三年春在通江作战牺牲。

戴修武烈士,一九〇八年生,中共党员,红四军某团团长,一九三三年在巴中作战牺牲。

张泽艳烈土,一九一二年生,中共党员,红四军三十团政委,一九三三年九月在巴中作战牺牲。

张从灼烈士,一九一三年生,中共党员,红四军某营营长,红四军某团团长,一九三三年在通江作战牺牲。

蔡明月烈士,一九一二年生,红四军某连连长,一九三三年在通江作战牺牲。

余文华烈士,一九一一年生,红九军八十团副团长,一九三四年在万源作战牺牲。

汪家芝烈士,一九〇八年生,红四军二十九团三营营长,一九三三年在通江作战牺牲。

江爱芝烈士,女,一九一一年生,红四方面军总医院看护,一九三三年在通江作战牺牲。

后面几排还有麻城、光山、新县和安徽籍的烈士。在王坪红军烈士陵园,1934年至1935年间,红四方面军先后安葬的烈士达7823人,其中军、师职以上将领51人。解放后的1951年,中共通江县委、县人民政府修复墓葬,在原址按原貌恢复红军烈士纪念墓碑,并举行了隆重追悼大会。这样,整个陵园共计安葬了25048名红军烈士,并再次扩建了陵园,核心区扩展到350亩,成为迄今全国最大的红军烈士陵园。

青山有幸埋忠骨,碧血丹青照汗青。当我走到占地150亩的集墓区时,眼前看到了白花花的一眼望不到边的墓碑群,这里排列着10000多座白色大理石墓碑,白色的墓碑上,只镶嵌着一颗颗鲜红的五角星。这些烈士们牺牲时没能留下姓名,全都是集聚着革命勇气的热血青年,有的是红四方面军高级将领,看着眼前的悲壮情景,泪水再一次湿润了我的眼眶,无以言表的震撼,从骨子里激发出一股热潮涌上心头。

我和薜馆长一起继续往上走,来到“川陕忠魂”纪念碑和川陕革命根据地英烈墙参观。高大的“川陕忠魂”纪念碑气势如虹,碑身上巨大的五角星嵌着镰刀斧头,表明这里是对红军的纪念。“川陕忠魂”纪念碑后面是一条百米长的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英烈墙。墙正中的铭文记载着:“墙上镌刻着来自十二个省、四十九个县、七千八百二十三名牺牲在通江的红军烈士英名,团职以上红军烈士二百零三名,其中军职九名,师职四十二名,团职一百五十二名。”黑色石墙上密密麻麻地镌刻着近八千个红军烈士的英名。我肃立在纪念碑英烈墙前,整理一下头上的红军帽,向英烈们行军礼致敬!

回头俯瞰陵园全貌,红军陵园尽收眼底,看着集墓群中数千个墓碑成扇形整齐地向山上排列,好像红军勇士们还在冲锋陷阵,远处,苍山如海,红霞万朵,一杆红旗在大山深处迎风飘扬,山下,又一列瞻仰的人群正在向山上攀登。我不禁从心底吟诵出几行诗句:

巴山石刻英烈名,心系红军拜碑林。

长征路上多悲壮,我祭乡人步难行。

 



版权为 红安网 www.redhongan.com 鄂ICP备18020062号-1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主办: 中共红安县委 红安县人民政府 承办:红安县融媒体中心(红安传媒集团)
新闻热线:0713-5182570 E-mail:redhongan@163.com
地址:湖北省红安县红金龙大道广播电视大楼 邮编:438400 
Copyright © 2007-2018 redhong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鄂公网安备 42112202000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