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新闻网(黄冈日报)消息(记者毛红平 通讯员张少楠)3月7日,位于红安县城关镇长渠村的生活垃圾转运压缩站投入使用,该项目于2015年6月动工建设,建筑面积约660平方米,总投资90余万元,日处理垃圾20余吨。
在精准扶贫中,红安不断推动资金整合、医疗救助、光伏发电等“1+11”帮扶政策精准落地,强力推进民生福祉改善。该县与黄冈人保财险公司签署《全县精准扶贫医疗救助补充保险协议书》,利用民政救助资金和财政资金2442万元,为全县53855名精准识别的扶贫对象购买了医疗救助补充保险。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适龄参保率99.04%。乡镇福利院升级、农村安全饮水、乡镇公办幼儿园和标准校车服务实现全覆盖,全县8749个贫困家庭的学生每人得到不少于1000元的扶贫救助;县级公立医院全面落实药品零差价销售。全面完成4个镇级自来水厂改扩建、160个“村村响”广播、20个行政村农民健身工程。开通客运班线286条,在全省县级率先实现农村客运“村村通”。为缓解生活垃圾处置压力,该县计划在各乡镇建设31座生活垃圾转运压缩站,日均可处置压缩生活垃圾150余吨。截至目前,已建设完成17座。
近年来,全县各乡镇共计完成25.7亿元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开工建设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00个。新增和改造镇区道路200余公里,绿化面积100余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35.6%。几年来,全县实际改造农村危房21295户,落实危房改造资金6.4亿余元,受惠农民达7.5万人,建设新农村示范点55个,新增农民新居5400户,实施村庄整治114个,完成垃圾治理150个村,公路沿线立面整治3434户。不算农民自建房屋,仅住建部门实施的新建和改造农民住房就达3万余户,占全县农村总户数的近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