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安网消息 “陈河村是重点贫困村,1112人,7个村民小组,有290户,其中贫困户16户,五保户8户,低保户33户。因缺智致贫2户,缺劳力致贫3户,无产业致贫5户,因病致贫3户,县委宣传部殷部长包保3户,我包保1户。从8月10日起,我一直在村里驻扎,殷部长每周至少到村到户一天......”这是24日下午,红安县驻华家河镇扶贫工作队“第一书记”座谈会上宣传部新闻科徐俊杰在交流工作情况。接着,12位“第一书记”均就自己近期进村入户的工作作了情况汇报。
红安县精准扶贫前期基础工作已完成,详细作战地图上了墙,华家河镇精准扶贫进入精准包保精准分析精准对接精准施策实战阶段。大学村等9个重点贫困村2015年整体必须脱贫、陈河等5个扶贫示范村2016年将全部脱贫,这都是所有包扶干部立了军令状的。“
“花园村至今没有村部,通组公路还有2公里没完善,当家塘全部要整修,抽水泵站8年没维修,有2户贫困户还住在危房里......”这是县烟草公司驻村第一书记老戴讲的事实,他说,“我除了包扶对象,还跟村两委成员商量,必须改善村级基础设施。村民出行难生产难上学就医难,还怎么脱贫?有些情况我已经向相关职能部门打了报告,要按照市委刘书记讲的‘四个’施策办法来件件落实。”
县交警黄副大队长提出张寨村发展种养产业扶贫的具体思路,他说,“进驻该村以来,我几乎每晚都难以入眠,总在思考如何让我包保的老百姓早日摘掉贫困帽。”
人大副主任方金香在邓桥村与包扶对象算账时,为了农户达到人均年收入至少2736元,几个门路因人制宜想了一上午,最后还是不能达标,她在该农户转来转去,看着病弱的老汉,说,“你不能下田劳动,在家养几头猪,这样年终我帮你销猪肉,这不就可以补足那欠下的收入吗?”老汉一听脸上绽开了笑容。
“第一书记”引领精准扶贫决战决胜的能量就是在县领导的率先垂范下得以充分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