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安网消息 5月7日,红安县召开“围绕四全目标、开展万千活动”迅速掀起精准脱贫新高潮动员会,动员全县各级各部门进一步增强精准脱贫紧迫感和责任感,统筹整合干部力量,集中时间和精力,发扬红安精神,全面开展“万人帮扶、千人驻村”行动,奋力掀起以精准脱贫统领的农村各项工作新高潮,努力实现“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全面落实、全面满意”的目标。市委常委、红安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余学武出席会议并讲话,县委副书记刘堂军主持会议,方思意、王西华、刘君峰、张治祥、郭金城、鲍晨辉等县领导出席会议。
余学武在讲话中指出,精准脱贫是统领,基层党建是保障,美丽乡村是重点,事关全局,紧密相连,相辅相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要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开展“万千活动”是全面完成精准脱贫摘帽任务的迫切需要,是加强农村基层党建的紧迫要求,是建设美丽乡村的现实需要。
余学武强调,要集中力量,对症下药,全面掀起精准脱贫工作新高潮。所有单位和人员必须投入40%-50%的精力抓扶贫;中心工作单位必须有三分之一的人员抓扶贫,乡镇党委、政府必须投入70%的精力抓扶贫,所有村必须投入90%的精力抓扶贫,切实做到全县上下一条心,工作一盘棋,常念一本经,抓紧抓实抓严驻村帮扶工作。
余学武要求,要稳打稳扎开展精准脱贫工作,实现整县“摘帽”目标。所有扶贫工作队每月至少深入走访全村贫困户4次,每次座谈不少于2-3小时,每周在驻点村工作5天4晚,全面掌握每个贫困户脱贫需求,宣传扶贫政策。主要做好七项工作:
(1)对照红安县扶贫政策,实行因户施策,对接政策,做到一户多业,稳定增收;
(2)全面掌握熟悉各级扶贫政策、大力宣传扶贫政策,做到红安县精准扶贫政策家喻户晓,贫困对象人人皆知;
(3)着力抓好建档立卡中的信息采集和动态管理,准确掌握贫困户家中的基本情况,做到户情一口清;
(4)抓好村级作战室各类软件建设,做到入网信息与上墙数据和贫困户资料袋内容完全一致;
(5)真心真情结穷亲,关心贫困户家庭成员的生活冷暖,遇喜祝贺,遇忧开导,遇困帮扶,遇难解愁,做贫困户的贴心人,增进与贫困户感情,提高帮扶工作满意度;
(6)帮助村级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建立村级主导产业。重点贫困村要协助完成“十有”建设任务和整村推进项目实施;
(7)大力推荐和挖掘本村贫困户在脱贫攻坚工作中自我发挥内生动力、自我创业发展、自我脱贫致富先进典型。
通过驻村工作的扎实开展,使全县精准识别准确率达到99%,精准退出准确率达到98%,帮扶措施精准率达到98%,贫困发生率控制在2%以内。帮扶工作群众满意率达到98%以上。
余学武要求,要指导督促抓好基层党建,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抓好农村党支部建设,推进村级集体经济提质提速,充分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要切实抓好美丽乡村环境整治,打造产业强、群众富、农村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各驻村工作队要树立“干净就是美,文明就是好,自然就是景,持续就是力”的理念,按照“扫干净、摆整齐、拆顺畅、配设施、保常态”的原则,明确任务,突出重点。围绕扫帚行动、环境整治、厕所革命、文明创建这“四大行动”,重点开展清垃圾、清淤泥、清杂物、改水、改厨、改圈、改厕、改排“三清、五改”活动,重点整治建筑乱搭乱建、杂物乱堆乱放、垃圾乱扔乱倒、污水乱泼乱排“八乱”现象,引导群众养成卫生好习惯,督促乡镇、部门完善收集、运转治理体系,形成长效机制。
余学武强调,要加强领导,压实县“四大家”领导责任、乡镇干部责任、帮扶单位责任、扶贫工作队责任、第一书记责任、村党支部书记责任,迅速抽调工作人员进驻驻点村,做到户不脱贫不脱钩、村不出列不撤队、重点乡镇不摘帽党政主职不调整,树立“干部考核看扶贫、干部任用看扶贫”的鲜明导向。刘堂军、鲍晨辉就全县脱贫派驻人员工作提出要求。
刘君峰就推选全市党代表会议代表有关工作进行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