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红安概况    新闻中心  红安视频  经典红安  招商引资  红安党建  文化旅游  专题网站
走近“红安绣活”传承人刘寿仙(上)
发布时间:2017-02-20 20:17    作者:周平 刘玲莉 润土    来源:红安网


红安网消息  在红安,历来就有 “无女不绣花”之说,以绣花鞋垫为突出代表的“红安绣活”在2008年9月入选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今天,我们走基层的记者就带您一起去认识“红安绣活”传承人——刘寿仙。

“红安绣活”是红安当地对于刺绣活动的一个简称,如果把中国的四大名绣比喻成名贵的花卉的话,那红安绣活就相当于植根于红安本土的一种野花。其实在很久以前,红安当地就有这么一种说法,说“红安无女不绣花”, 说的就是这种绣花活动在当地特别流行,  几乎每个女孩子都会,而这种绣活为什么在当地这么流行呢? 今天咱们就一起探索一下。

红安绣活,在东汉年间就是红安一带广为流传的优秀民间刺绣工艺,这些出自农家少女之手的绣品,造型生动、装饰性强,花纹的图案、色彩搭配,大胆、夸张,她们按照自己的心愿在小小的布面上,反映天上人间的自然风景、风土人情。红安绣活千百年来通过口传身授的方式代代相传,被专家誉为无声的诗歌。在红安县太平桥镇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红安绣活传承人刘寿仙的家里,她正和家人邻居邀约在一起绣鞋垫,一根钢针、一枚顶针,五彩的丝线在她们手中有节奏的穿插,瞬间变成了精美的图案。

村民说:“我们绣这样的鞋垫在以前就是结婚用的,这种凤凰牡丹图案就是讲究一个吉利,而这种蝶恋花是表达爱情的,这种可爱的小花猫就是招财猫啦, 都是图个吉利!现在做这样的鞋垫,一是好看,再着垫鞋子里又美又舒适。”

历史上,“红安绣活”以绣花鞋垫为主,虽然现在绣花鞋垫已不像以前那样普遍使用,但是它的用途更为广泛,成了人们相互馈赠、表达感情的一种载体。目前,常见的“红安绣活”除了绣花鞋垫,还有红安绣鞋。用精心挑选的丝线一针针绣出来的精美图案,一般都是表达着某一种美好的寓意。

“红安绣活”传承人刘寿仙说: “这种猪猪鞋,在我们农村很早就有一个习俗,小孩子在将长牙齿的时候,有时候是上面长一颗,有时候是下面长一颗。那么长一颗单齿的时候,就必须要找一个姑姑为他做双鞋,找一个姑姑的意思就是说它是一个孤(姑)齿,不管是猪猪鞋也好,猫猫鞋也好,农村原来的习俗讲的就是孩子穿了姑姑送的鞋,他的牙齿将来一定都是很好的。” 

红安绣鞋上面精美的图案,承载着的是一种美好的祝愿,但是穿着经过糊壳、纳底、画样、绣图、上鞋帮等环节,一针一线做出来来的红安绣鞋,确实有独特的好处。

“红安绣活”传承人刘寿仙说:“红安绣鞋它是棉制品, 这千层底的鞋小孩穿了一般都不得脚气。”

小小的绣针在刘寿仙的手中如此灵活、轻巧,可以看得出这绝非一日之功。

刘寿仙是家族世代传承的, 8岁就跟外婆学习“红安绣活” , 10岁的时候外婆去世, 然后由姑妈传授, 姑妈之后是年长12岁的姐姐,“红安绣活”也就是这么一代代地传承了下来。刘寿仙的愿望是再不就的将来,把所有产品都做出系列,畅销全世界。

 



版权为 红安网 www.redhongan.com 鄂ICP备18020062号-1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主办: 中共红安县委 红安县人民政府 承办:红安县融媒体中心(红安传媒集团)
新闻热线:0713-5182570 E-mail:redhongan@163.com
地址:湖北省红安县红金龙大道广播电视大楼 邮编:438400 
Copyright © 2007-2018 redhong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鄂公网安备 42112202000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