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新闻网(黄冈日报)记者 袁桥 毛红平 通讯员 韩果
冬雨绵绵,寒风习习。11月26日,记者在红安县城关镇小丰山村却感受到阵阵暖意,这里路通了,水净了,灯亮了,村庄变整洁了,村民脸上笑容更灿烂。
小丰山村是市委常委、军分区政委符建国的扶贫联系点,也是市供销社帮扶重点村。自全省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以来,符建国多次深入小丰山村走访调研,入户调查,座谈讨论,共谋脱贫大计,以部队的优良作风影响和带动全村干群扎实开展扶贫工作。
小丰山村位于县城西北3公里处,全村辖6个村民小组,5个自然湾,218户,总人口916人,劳力485个,总面积2560亩。
围绕精准扶贫工作,该村及时召开了村民代表大会,传达学习了省、市、县精准扶贫工作会议精神。在驻村工作组的精心安排下,全村严格按照“四看”评分细则评定贫困人口,确定符合精准扶贫政策的五保户3户4人,低保户6户8人,一般贫困户20户62人,低保贫困户11户43人,合计贫困户40户117人,所有贫困户信息在全村张榜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做到了不落一人。
围绕全村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符建国与村两委一班人逐一理顺思路,多方争取筹措资金,完成了村庄整治项目,解决了一、二组中间巷下水道380米、污水道150米及路面硬化;硬化周家畈到宋家垸连接公路1.2公里,确保农产品运输畅通;新建稻场两处共1200平方米,解决了一、二、三组群众脱粒晒粮无场地难题;新建垃圾池15个、公厕3个,改变了脏、乱、差的局面;兴建自来水项目,解决了一、二、三组自来水水源不足、用水难的问题。
扶贫先造血,要致富必须有项目支撑。针对小丰山村的地理特点和区位优势,符建国与全村党员干部、群众代表讨论协商,拟定了产业开发项目,以旅游休闲、果树种植为基础,带动村民致富。建设花卉苗圃基地项目,将位于小丰山村李恕湾大寨田流转315亩,总投资200万元,并成立农民合作社,争取股份制运行,可就近解决28名贫困农民就业,年创劳务收入50万元,村集体收入2.5万元,并带动旅游观光,吸引更多游客投资兴业。
建设优质果树种植基地,流转斗山寨后背倒水河边土地560亩,主要种植优质果树,总投资88万元,可解决贫困劳动力就业68人,务工创收130万余元,村集体收入5.5万元,同时开发游人自由采摘,休闲餐饮,娱乐系列的旅游农家乐,形成共赢的良好态势。
招商引进红褔食品公司,协调流转土地320亩,建设全县花生良种繁育基地,并以公司+农户的形式签订协议,收购全村花生,协议价比市场价每公斤高0.05元,此举不仅解决农民销售难问题,每户农户仅此一项一年可增收近500元。
针对小丰山村40户贫困户,符建国与工作组成员逐一调查摸底,根据贫困户家庭特点,制订切实可行、便于操作的致富项目,让每一户贫困户都能感受到党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