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红安概况    新闻中心  红安视频  经典红安  招商引资  红安党建  文化旅游  专题网站
【黄冈日报】春风化雨千山绿
发布时间:2016-12-20 10:17    作者:王芳    来源:


  ——红安县国有林场改革发展侧记  

本报通讯员 张剑虹

红安县地处大别山南麓,境内群峰逶迤,拥有天台山、老君山、大斛山、紫云寨、游仙山等五大国有林场。

2015年以来,红安县委、县政府以对人民负责、对发展负责、对改革负责的精神,不等不靠,先行先试,大力推进国有林场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

红安县委、县政府分别召开县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部门联席会,成立领导小组,组建改革专班,分类指导,分场施策。根据转变职能生态优先、解决职工后顾之忧的原则,制订改革方案,广泛宣传发动,迅速启动改革。

树要定根,人要定心。职工支持是改革成败的关键,思想认识是改革成功的保证。为让职工理解改革、支持改革,红安县利用各种媒体、各种方式宣传国有林场改革重要意义,以及改革政策的主要内容。组织林场职工学习中央、省、市、县委关于国有林场改革的精神。县委、县政府领导多次深入到林场职工家中问民情、听民声、解民难。县林业局党组成员更是经常性地走场串户,一户户宣传政策、一家家征求意见、一个个解决问题。

深入的宣传、细致的工作,得到林场职工的认同。“改革才有出路,改革才有活力”成了红安710名国有林场职工的共同心声。

为让改革更稳妥、更有针对性,红安县确定了“定性、定编、定岗”、“改革养老保险体制、改革国有林场资源监管体制、改革林场办社会的模式”、“政策支持、金融支持、项目支持”、“近期内不改变现有管理体制、不改变职工待遇、不改变稳定局面”的“四个三”改革原则。

明确国有林场为公益类事业单位,将老君山林场代管的93名农民划归天台山管理处对天河村管理,将县办金牛山林场和国有沙河冲苗圃一并纳入改革范围。设置国有林场管理中心,调整机构级别。改革考核指标,建立严格的森林资源保护和发展目标责任考核体系。

按照1200亩配备1人的标准,核定事业编制150人,经费纳入县级财政预算。科学设置岗位,确定岗位职责,严格竞聘程序,全员公开竞聘,建立绩效考核、合同管理。建立干部能上能下、职工能进能出、工资能升能降的用人机制。

首先竞聘管理岗位,由林业局等部门的专家、领导组成评委,公开唱票、公开打分,现场宣布竞聘结果。然后由竞聘上岗的管理人员组成评委对竞聘森林管护等岗位的职工公开打分、公开唱票。在职的326人中符合竞聘条件的,全部参加公开竞聘。对落聘职工采用提前退休、内部转岗的方式妥善安置,并由财政兜底购买养老保险。

老君山林场49岁的职工李诗阳,原来一直从事管理工作,竞聘开始后,他首先报名竞聘管理岗位,没想到分数没过线落聘,接着他又报名竞聘管护岗位,再次名落孙山。两次落聘后,他不气馁、不灰心。他说:“这次竞聘程序公正、评分公平、结果公开,我落聘了只怪自己实力不如人,转岗我也很满足。因为改革的政策好,政府给我们交了养老保险,让我们对前途充满信心,我要在新的岗位上努力工作,争取为红安的林业多作贡献。”

金融支持是改革成功的保障,项目建设是林场发展的后劲。红安用足、用活改革政策,把林场改革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与生态建设和大林业结合起来,与精准扶贫结合起来,统筹兼顾,全面安排。

设立林场改革资金,确保改革顺利推进。多渠道筹集资金,在用好中央、省财政专项补助的同时,县政府主动担起兜底责任,建立还款准备金,每年安排预算资金,用于偿还贷款、拖欠的社保费等。同时,进一步加强国有林场债权债务清理,加大债权清收力度。

把林场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全县统一规划,作为政府工程,全力改善林场的生产和生活条件,使林场的路更宽,房更好,电更足,水更清。

科学谋划项目,培养发展后劲。林场改革后,职工成了造林人、护绿者,在营造、保护、发展好红安生态的同时,他们又集中智慧谋发展,集中力量搞转型,集中资金上项目。开发生态旅游、推出森林探险,建设深山漂流,发展高山有机茶。自主开发的“老君眉”高山有机茶品牌享誉全国。童子冲探险乐园、对天河漂流、天台山禅乐已成为红安旅游的三张名片。

12月12日,投资6000万元、占地50亩的老君眉文化科技园园区建设已接近尾声。项目负责人介绍,春节过后就能投入运营,预计年产值可达2000多万元。

一批转岗职工还充分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发展苗木花卉产业,既为自己找到一条致富之路,也为绿化、美化红安开辟了一条新的渠道。

春风化雨千山绿,改革换来一片新。如今红安国有林场,生机盎然,人们精神振奋,一个绿色梦想正在红安国有林场人心中升起。



版权为 红安网 www.redhongan.com 鄂ICP备18020062号-1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主办: 中共红安县委 红安县人民政府 承办:红安县融媒体中心(红安传媒集团)
新闻热线:0713-5182570 E-mail:redhongan@163.com
地址:湖北省红安县红金龙大道广播电视大楼 邮编:438400 
Copyright © 2007-2018 redhong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鄂公网安备 42112202000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