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写 安斯
“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引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热议,产生共鸣,形成共识。报告既有宏观部署,又有微观机制。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享受蓝天也是幸福。既要青山绿水,又要金山银山,“节能环保”是县政府重点工作之一。县政府创新理念,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项目、产业、品牌,变成金山银山,实现科学发展、持续跨越、绿色崛起。
万钧之势的“雷霆行动”强有力地推动环境整治。过去五年,“城管会战”与“五城联创”并驾齐驱,综合发力,城市管理更加精细,市场保洁更加有序。累计投入资金37亿元,实施城区城市道路、供排水管网、园林绿化等项目151个。胜利街告别了沧桑岁月,旧换新貌;倒水河“一河两岸”,增添都市气息和水文景观。
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大山赋予灵秀,绿水赋予灵动。山水相连,和谐共处。倒水、滠水、举水三大水系,是大自然赐给红安人民的生存宝藏,生产生活水源得到了有效保护和充分利用。投入9000多万元,开展了金沙湖饮用水源环境综合整治,杨山引水实现常态化,年均为金沙湖补给水量2000万立方米。天台山国家森林公园、金沙湖国家湿地公园、倒水河省级湿地公园,一脉相承,造福红安。在“十三五”的开局之年,2016年全县遭受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涝灾害,未倒一堤,未溃一坝,不仅检验了全县人民的顽强斗志,而且检验了基础设施建设,141座水库除险加固,安然无恙。
美丽乡村建设,既有现代气息,又有生态托底。过去五年,累计投入资金5000万元建设垃圾清远体系,村庄垃圾治理实现覆盖。新建、扩建了10个自来水厂,解决了近20万农村居民和在校师生饮水问题。
禁鞭,不仅是人民之所愿,而且是施政之所向。县城区禁鞭开启先河,红安县人民政府《关于在红安县中心城区全面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决定》自2017年1月1日开始实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切实维护了公共安全,减少了城市空气污染,创优了市民生活环境,深入推进了城市文明建设。
新一届政府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秉承历史重任,不负人民重托,把“生态环境”纳入今后五年发展目标: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持续加强,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0%,完成省市节能减排目标任务,水、大气、土壤污染等环境问题有效解决,大气环境质量控制在Ⅱ级标准,人居环境显著改善;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基本普及。
目标既定,施政有为;巩固成果,开启新篇。新一届政府秉承“人民至上,依法理政”理念,履职担当,廉洁施政,务实重行,团结带领全县人民共建美好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