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刘德才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我对老君眉茶情有独钟,因为在冥冥之中我仿佛觉得它是我的福星。
我有一个贤惠娇媚的妻子,让我倍感欣慰。在她的辅佐下,我不仅在生活工作上没有后顾之忧,而且她培育的-双儿女,一个在国际关系学院毕业后,在安全部工作;一个军医大学毕业后在部队当军医,同事们都羡慕地说我有福气。其实,抚今追昔,细分析起来这些幸福还与红安的老君眉茶有关系。
六八年我下乡挿队时,当时知青中有一个稳重娴淑的女知青玲玲,人生得高挑白净,因此受到大家的垂青,尤其是吸引了不少男知青的眼球,其中一个叫杨振东的追得最凶。可惜长得一脸奸相的杨振东品德实在不行,不是无事生非,就是挑拨离间,真是-匹坏驴带坏了一圈马,因此,知青中“窝里斗”特别严重。品行端正的玲玲哪里会看上他?于是杨振东便施展“驴不拉磨背发痒,狗不咬人心不安” 的劣根性,煽动大家孤立玲玲。加之玲玲是“走资派”的女儿,所以处境更加雪上加霜。长期的郁闷加上繁重的体力劳动,玲玲终于病倒住院了。可是在那“极左”的文革时期,不少知青远远避之,更何况-向专横跋扈、“根红苗正”的杨振东公然散布说:“管不管玲玲是立场问题”。当时我真不明白,一个坏人怎么会有这么大的能量?人们的正义感与同情心哪里去啦?性格狷介刚毅正直的我偏不听那个邪,排除阻力坚决果敢地探望她。当时物质匮乏,翻箱倒柜才找到在红安某部工作的叔叔邮给我的-包老君眉茶。“当厄之施甘为时雨,恩若救急一介千金”,因为玲玲正上火满嘴起泡,平时不起眼的茶叶此时恰似一包灵丹妙药,解除了她口干舌燥头昏便泌的烦恼。当时玲玲满含热泪格外感动。就是这包茶,使我与玲玲在感情上拉近了距离。毫不夸張地讲,以后我与玲玲的爱情的产生,可以说是“良缘由夙缔,佳偶自‘茶’成” ,因此我对茶叶情有独钟。直到现在,我这个矮小干巴瘦的小个子,仍深切地感到“佳人有意村夫俏,红粉无心浪子村” 的确是内涵深邃和颠扑不破的真理。
抽调回城后,我被分配到一个大型国企当工人。 由于没有背景和门路,所以我只能干翻砂工。这个工作不仅又赃又累,而且是高温作业,每天都是全身汗水淋淋的。可能是我出身红五类 的关系吧?人事处的负责人暗地里让我监督在车间里劳动改造的当权派老丁头。起初听负责人介绍老丁头简直就是面貌丑陋刁钻蛮横的死不悔改的走资派。可是朝夕相处,我发现他是“宁可玉碎,决不瓦全” 的坚定的革命者。尽管他身上带有战争年代留下的枪伤,可工作起来毫不含糊。尤其值得赞扬的是他人品端正,敢说敢干,这正与我的性格水乳交融。所以,我不仅不监督他,反倒关照他,脏活累活我替他干。虽然彼此不言谈,可心照不宣。每天我一上班,就给他沏好一大瓷缸“劳保茶”水,虽然滋味淡谈,可他后来感触地说感到格外温暖。日复一日周而复始,虽然老丁头不动声色,可我发现他对我放松了戒备,渐渐地我们成了无活话不谈的忘年交。以后凡是上班时他先到,便为我沏上清香四溢沁人心脾的茶水。不是劳保茶水,而是他的下级战友专门给他寄来的老君眉茶水。这种茶水碧绿清澈令人赏心悦目;香味独特令人垂涎忍不住;更重要的是提神醒脑对身体健康特有帮助。有比较才能鉴別,有鉴别才分优劣。打那时起我才深深地体会到“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红安老君眉茶就是不-般”这句话的确名不虚传。
以后,当我得知他是“抗日战争扛过枪,解放战争负过伤,抗美援朝跨过江” 老革命时,更是对他恭敬有加。同样,老丁头也时常说起他当年在红安参加革命的往事——为了人民的解放,妻送郎父送子壮怀激烈上战场;为了战争的胜利,老百姓抬担架送军粮心红胆壮喜洋洋;为了建设新中国,多生产多奔忙奋斗不息迎朝阳……因此在老丁头的言传身教下,红安革命精神在我的心中更加灿烂辉煌。同时他在为人处事上指导我,使我懂得了作人的真谛,坚定了“仰不愧天,俯不怍人” 的人生理念和“仰俯不愧天地,褒贬自有春秋” 的处事哲理,以及“顶天立地扬正气,不负男儿七尺躯”、“大丈夫当雄飞,不甘雌伏” 的打拼精神。
老丁头平反昭雪后,官复原职,不久又升任北京工作。当时他主动提出带我同行,可我没答应。因为我遵照母亲的教诲:“不靠天,不靠吧,全靠自己救自己”。老丁头深情地望着我,重重地拍了-下我的肩膀后动情地讲:“好样的,有出息。从你给我沏茶的那一天起,我就开始注意你了……”
老丁头到京后,时不时地给我邮来他家乡红安特产的名茶——老君眉茶。因为当时是计划经济,这种茶市场上没有,所以颇有一种“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的 感觉。尤其是我品茗香茶时,便心潮起伏,感慨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