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时候,我们往往怀惴五彩斑斓的梦想,在自己构筑的梦想王国中,我们永远是那个光芒万丈、激情四射的主角。
可是,走着走着我们发现,生活并不是按照自己以为的方向前进,渐渐地,梦想与现实南辕北辙了,方向与初衷背道而驰了……
此时的我们,就象一只迷途的羔羊,茫然四顾找不到出路,是一往无前,还是原路折返?是向左走,还是向右走?有些人顺应命运的航向,随波逐流,漂到哪算哪;有的人放逐自己的灵魂,今朝有酒今朝醉;有的人愤世嫉俗,在无休止的抱怨与悔恨中虚度光阴;有的人无法正确认识自己,在既定的命运中作着徒劳的挣扎……
一位85后的年轻医生用他的经历给我们诠释了另一种选择:在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理想与现实之间找到一丝必然联系,在大相径庭的爱好与工作之间找到一个最佳结合点。他就是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音乐治疗师余康轮。
其实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迄今为止没有音乐治疗师这个说法,我们叫他音乐治疗师,是因为他是一位用音乐帮助病人康复的医生。而这个职业是他和另外两名有着共同爱好的年轻人摸着石头过河、试着开创出来的一个全新职业。
余康轮2011年毕业于星海音乐学院。当他的同学纷纷成为音乐制作人或音乐教师时,他却成了工伤康复医院的一名医生。怀着无限的憧憬与热情走上人生的第一个工作岗位,现实却迎面给他浇了一盆冷水。一直生活在音乐圈子里的他,个性张扬、衣着时尚、发型多变,还不时登台表演,以前整天和美打交道,如今却要天天面对重度烧伤病人的脸庞以及各种各样的伤残病人,“从一个艺术的环境一下子转变到一个医疗的环境,虽然之前有过理论接触,作过心理准备,但是当我走进医院第一次上课的时候,还是受到了极大的震撼。不适应,的确是不适应。”
上大学时,带学生弹钢琴一个小时可以挣200元,如果有演出,还有额外的收入,相比之下,医院这份工作既压抑,收入又低,为何不去找一份靠谱一些的工作呢?无论他怎样调整自己的心态,也无法掩饰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带来的沮丧和失望。上班第一天,他就提出了辞职。
可是,离开并不意味着解脱,病人们痛苦的面容以及伤残的身体不时在他脑海闪现。他不断地拷问自己的良心,面对一群不幸和可怜的人,何不趁着年轻,利用医院这个很好的平台,尽自已所能,偿试用音乐帮助病人减轻痛苦,带来欢乐,如果做得不好再辞职。思前想后斗争了好几个月,他说服自己又回到了医院。
可是,余康轮很快发现,仅仅有美好的愿望是不够的,他不懂任何医学和心理学知识,而国内又没有过多可以参照的经验,“不能乱搞、随意搞”,想把音乐治疗工作开展起来,不是一件容易事。进入医院的第一年,他顶着巨大的压力,没有急着开展业务,而是每天泡在不同的科室观察,遇到问题就向同事请教,同时他还查看了大量资料,在医院支持下,他先后去了台湾和香港,向同行学习请教。通过观察和学习他认识到,康复其实就是一种训练,音乐在这个过程中所起的作用非常大,音乐治疗师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职业。
一年之后,音乐治疗室由一间空房发展成拥有各种设备的三间治疗室,硬件设施不断完善,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半年前,怀惴着同样梦想的两名年轻人也来到这里,一个人的单打独斗变成了三人行。医院为了保住三个年轻人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大胆创造。三个年轻人彼此鼓励,互相打气,试着用音乐抚慰病人的心灵。渐渐地,有语言障碍的病人开始练习发音,寻找失去的声音,时常大哭大叫的病人变得安静,原本抗拒说话的患者开始和人交流,一些焦虑症和抑郁症患者的症状明显减轻了……最让余康轮开心的是,一个叫圆圆的三岁小患者,在三个年轻人带给她的音乐世界中,找回了本应属于她但失落已久的童趣和快乐。
开诊几个月以来,音乐治疗室受到病人和家属的欢迎。目前已经为几万人次进行了治疗,其中既有面向团体的,又有单独开小灶的。很多行内的人前来参观治疗室,学习他们的治疗方法。
音乐在带给患者希望的同时,见证着三个年轻人的成长,也让余康轮明白梦想的真正含义,那就是在逆境中坚强的生活,用自己的爱好和专长帮助别人。
在余康轮最初的梦想中,音乐带给他的是鲜花、掌声、金钱和地位。如今的他,是一个用音乐为病人带来欢乐、自信、坚强和希望的医生。回想起曾经那个有些浅薄和浮躁的梦,余康轮更喜欢现在的平凡和充实。
也许,生活不会给予我们所想要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努力,让机遇和命运碰撞出动人的火花,让爱好与工作最完美的结合。
越是平淡的东西,越是极致的绚烂。没有了华丽和夸张的形式,一个平凡的音乐治疗师的梦是这世上最华美、最珍贵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