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安网消息 11月15日,走进红安县上新集镇,建材大道商户规范经营,滠水河畔步道整洁清幽,古家湾还建点旁水泥路正在铺设……从镇区到村湾,环境整治的“颜值”与道路建设的“里子”双向发力,一幅乡村振兴的幸福图景在这片红色土地上生动铺展。

立体整治破题 村湾旧貌换新颜
“以前家门口的巷子堆着杂物,雨天积水难走,现在不仅清干净了,还修了排水沟,晚上路灯亮堂堂的!”11月15日,石古岭村村民吴大爷站在自家门前的湾巷里,指着新修整的路面感慨。这处变化,正是上新集镇“镇街+网格+乡村”立体整治模式的缩影。
自10月初启动市容市貌及交通秩序综合整治以来,该镇党委班子成员分片包保,纪委书记周保刚带队守在建材大道,每天清晨劝导占道经营的商贩;人大副主席陈昭松扎进社区与中心村接合部,协调清理乱堆的建筑废料;宣传委员兼武装部长吴战平走村入户,发放《致居民一封信》600余封。“不是简单‘一刀切’,而是帮我们找规范经营的出路。”镇区流动摊贩王师傅说,专班不仅帮她在便民疏导点划定摊位,还协调水电接入,“现在生意安稳,环境也清爽”。
截至目前,该镇累计劝离占道经营2家、制止店外经营5家、规范乱停车辆10余辆。为让整治成果长效化,石古岭村还组建“党员+村民代表”管护队,每周开展环境巡查;“绚丽上新集”微信公众号开设的“美丽城乡进行时”专栏,已推送23期整治动态,“家家共创”的理念渐渐变成村民的自觉行动——如今的上新集,镇区主干道通行效率提升30%,村湾街巷垃圾死角清零,就连滠水河沿岸的闲置地块,也被改造成村民休闲的“口袋公园”。

道路延伸赋能 民生福祉连民心
“轰隆隆……”在古家塆至王辉塆赵家田塆公路建设现场,压路机正在平整路基。“这条路以前会车得找宽敞处避让,现在拓宽到7.5米,还能走货车!”看着施工进度,赵家田村民徐谋新难掩期待。通过流转村的田地,连年轮作种植“水稻+小麦+玉米+油菜”总面积有526亩,全年发展粮油综合收入达到十余万元,是水口寺村第一个种植专业致富大户,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他投资购买新无人机播种、撒肥、打药除草。往年水稻收割时只能靠小三轮车转运,“路修通后,收购商的货车能直接到田边(道路),一斤稻谷能多赚2毛钱”。
上新集镇今年推进的两条农村公路,正精准解决群众“出行难、运输难”问题:上安线至古家湾还建点公路,在任务里程0.5公里基础上,延伸建设至0.7公里,4米宽的水泥路将覆盖还建点28户居民;古家塆至王辉塆赵家田塆公路作为建制村双车道工程,2.116公里路段将新铺5.5米宽水泥路面,惠及沿线3个村湾400余村民。

“路网织得密,产业才能活。”上新集镇分管交通的干部三级主任科员祝仲文介绍,除了这两条新建、提档公路,该镇近年还打通G346与S108的连接支线,完善滠水河高山片乡村道路微循环。
环境美了,道路通了,群众的获得感更足了。如今的上新集镇,不仅有“外在靓”,更有“内在实”——镇区商超门口增设了非机动车停放区,村湾里建起了垃圾分类站,公路旁的公交站台配备了遮阳棚。
上新集镇党委书记方丽琴表示,下一步,上新集镇将持续聚焦群众急难愁盼,以环境长效管护守住“美丽底色”,以路网升级激活“发展动能”,让美丽城乡建设成果真正惠及千家万户,为红安县“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发展格局注入更多基层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