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安网消息 10月17日上午,红安县市容市貌及交通秩序综合整治动员大会召开,动员全县上下迅速行动起来,以决战决胜的姿态,打一场市容市貌和交通秩序整治的攻坚战、持久战,全力推动红安城市面貌实现新提升、城市品质实现新跨越。县委书记胡广主持会议并讲话,县委副书记、代县长钟林安排部署相关工作,高伟、张治祥、张凤珍、段炎涛、杨俊、陈威、韩琼、高金磊等县领导,各乡镇(场、处)党政主职,县直各单位主要负责人,相关单位分管负责人参加会议。
胡广指出,全县市容市貌及交通秩序综合整治两项工作不仅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两个更好”殷殷嘱托的政治责任,也是提高红安群众生活品质的有力举措,更是推动文旅产业持续跨越的重要手段。要把握“实用优先、突出特色,开门听声、宽严相济,赏罚分明、纪律严明”三条原则,突出城市功能性,坚持“留改拆”并举,从紧急任务入手,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结合红色文旅的“红城风貌营造行动”,通过文化赋能、功能植入等方式,实现“面子”与“里子”统一,推动市容市貌与红色文化IP相融合。要倾听群众呼声,回应群众诉求,把利民好事办进群众心坎里,在劝阻商贩和引导交通时,运用好柔性执法等好经验、好做法,先劝导后执法,对于主观故意、屡教不改者依法依规处理。县级领导干部要发挥“头雁效应”,带头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及时解决整治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各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主动认领任务,层层压实责任,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组织部、纪委及“两办”督查室要全程跟踪,对推诿扯皮、不担当不作为的严肃处理,表现优秀的及时给予表扬通报。
胡广强调,要凝聚政府、市场、社会三方面力量,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充分运用五城同创经验,有力解决历史遗留、资金筹措等重难点问题,开展“我为市容办点事”等活动,动员全体党员干部参与进来;总结推广“红安易涝点整治及排水管网建设改造”等项目经验,加强项目化包装,积极向上申报。要运用市场化思维,加强与市场主体合作共建共管,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提高城市智慧化数字化水平;要引导社会共建共享,加强对接在外乡贤,争取社会组织的关注和支持,通过选树“文明市民”、开辟专栏、设立曝光台等方式持续发动好群众,激发参与积极性。
胡广要求,要争取三种效果。争取城市风貌和功能整体提升,明确“三个月见成效,六个月根本好转”两个时间节点,让红安人民满意,让返乡游子和外地游客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和便利。争取社会治理水平有效提升,持续探索优化城市管理体制机制,推动“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形成政府有力、城市有味、群众有感的城市治理新格局。争取密切干群关系,把这两项工作办成干部走进群众、服务群众,增进人民情怀的“实践课堂”,让群众受益、干部也受教育。要攻坚克难、真抓实干,全力推动综合整治工作取得实效,努力把红安建设成为环境优美、秩序井然、功能完善、人民满意的特色旅游城市,为谱写红安县域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钟林要求,要提高站位,深刻认识开展综合整治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回应群众关切的“民生工程”,是擦亮红色名片、提升城市魅力竞争力的“靓丽工程”,是检验提升干部担当作为、锤炼过硬作风的“实战工程”,是夯实治理根基、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筑基工程”。要聚焦重点,精准把握综合整治的目标任务。大力实施“设施焕新行动”,完善交通设施,优化市政设施,升级照明设施,在补齐短板上求突破;大力实施“攻坚克难行动”,整治停车秩序,规范杆线治理,加强工地监管,清理营运市场,强化严查严管,在破解顽疾上出重拳;大力实施“整治提升行动”,健全管理制度,完善常态机制,打造特色风貌,在精细管理上做文章;大力实施“文明素养提升行动”,规范文明行为,培育文明风尚,深化志愿服务,纠治不文明行为,在共建共享上聚合力。要强化保障,全力确保综合整治的各项任务落地生根。加强组织领导,压实责任链条,强化督导检查,严格问效问责,保障资金投入,强化要素支撑,注重宣传引导,营造浓厚氛围。要健全机制,完善协同联动机制,构建智慧监管平台,夯实基层治理基础,强化建章立制成果,着力推动城市治理常态长效,有力推动红安系统性、深层次、持续性美起来、靓起来、旗帜高扬起来,努力实现红安深度红、全面红、更加红、永远红。
会上,副县长余品祥解读了《红安县市容市貌及交通秩序综合整治行动方案》;县公安局、县城管执法局、县交通运输局、杏花乡主要负责人分别作表态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