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安网消息 在红安县上新集镇新红村,有一个叫喻家垅的小湾组,小到地图上几乎寻不见它的轮廓,却因一口塘的新生,在2025年的春天,活成了美丽乡村建设的鲜活注脚。它毗邻镇区中心街之北,距步行街仅200米,像一颗被时光蒙尘的珍珠,因乡贤们的执着,终于在城乡交融的光晕里,重新焕发出温润的光泽。
那口塘,原先不过是湾子里寻常的蓄水塘,塘埂狭窄,岸畔杂芜,池水也因年久失修而浑浊。住在镇上的人偶尔路过,只是乡村角落里一处被遗忘的布景,谁也没料到,它会在乡贤们的手里,蜕变成一幅灵动的乡野画卷。
牵头整修这口塘的,是喻家垅几位在外打拼却始终牵挂故土的乡贤。他们见过城市的霓虹璀璨,却忘不掉童年时在塘边摸鱼、听老树讲故事的时光。“湾子再小,也是根;塘水再浅,也是情。”乡贤老喻的话朴素却有分量,他带着几个同伴,一次次从镇上驱车回湾,挨家挨户筹资,一笔笔账目记得清清楚楚,一颗颗汗珠洒在塘埂的每一寸土地上。有人问他们图什么,他们笑着指向塘边那两棵老树:“就图让咱湾子的根,长得更扎实些;让这两棵树,能守着一汪清水,给后代讲新的故事。”
动工那天,湾子里男女老少都来了。锄头掘开的不是泥土,是沉寂的时光;石匠垒起的不是岸堤,是乡亲们的期盼。塘埂被拓宽了,像一条通向未来的路,坚实而坦荡。浑浊的池水被抽干、清淤,再重新蓄水时,天光云影落进塘里,竟有了翡翠般的剔透。最动人的还是塘边那两棵树,它们是湾子的“原住民”,见证了塘水的枯荣,如今在新砌的石岸旁,愈发挺拔葱郁,枝叶婆娑间,似在为这方水土的新生鼓掌。
站在塘埂上望,上新集镇的街景隐约在绿树后铺展,现代与乡土的边界,在这一汪塘水的映照下,变得格外温柔。昔日的小湾组,因这口塘的蜕变,成了镇区中心村美丽城乡建设的一个缩影。它不再是城市的“背景板”,而成为城乡共融的“衔接处”——城里人愿意来这里走走,看塘水映着老树,听蛙鸣混着市声,在乡野的宁静里消解都市的疲惫;村里人也因这口塘,更珍视自己的家园,门前屋后的整治热情高涨,人居环境一天一个样。
傍晚时分,塘边渐渐热闹起来。下班的年轻人沿着宽阔的塘埂便道散步,老人坐在树下摇着蒲扇,孩童在塘边追逐嬉戏,惊起几只水鸟。塘水是时光的镜子,照见岸边新栽的花木,照见翻新的屋舍,也照见乡贤们鬓角的微霜和眼中的笑意。老喻常常一个人坐在塘边,看着水面泛起的涟漪,他说自己总能听见童年时的蝉鸣,和现在孩子们的笑声,在风里交织成歌。
这口塘的故事,是喻家垅的故事,也是无数乡村在振兴路上的故事。它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有着水滴石穿的韧性。乡贤们用情怀和担当,把一口旧塘变成了湾子的“会客厅”,变成了美丽乡村建设的“展示窗”。它证明,再小的湾组,再普通的角落,只要有人愿意为它倾注心力,就能在城乡发展的大潮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绽放独特的光彩。
如今,喻家垅的湾居环境还在进一步整治和完善中,那口塘也像一块投入水中的石子,在乡村振兴的湖面上,不断漾开新的波纹。它告诉我们,美丽乡村建设,从来不是宏大叙事的独角戏,而是由无数这样的“一塘水”“一棵树”“一群人”的故事,共同谱写成的田园诗。在红安县上新集镇的这片土地上,喻家垅的这口新塘,正以它的清澈与温润,映出乡村振兴的千重光,也映出无数游子对故土最深沉的眷恋与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