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安网消息 “三尺讲台系国运,一生秉烛铸民魂。” 在红安县最南端太平桥镇的县实验小学太平校区,有这样一群来自五湖四海的教育者。他们扎根乡村,以爱心为犁、以智慧为种,在立德树人的田野上默默耕耘,成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文明传承的燃灯者。今天,让我们走进他们的故事,感受榜样的力量。
以智启行,让课堂迸发思维火花
江梦(湖北麻城):作为2025年红安县优秀教师,她打破数学课堂传统桎梏,用 “情境创设 + 问题引导” 打造平等对话的课堂,让知识在思维碰撞中自然内化。她坚信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星辰”,将品德教育融入学科教学,用个性化辅导助力学生绽放光芒。
高宛君(湖北浠水):国画系背景的小学数学老师,巧妙打通艺术与数学的壁垒——讲图形时借国画线条释疑,教计算时用调色配比类比,让抽象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她秉持 “教育是双向成长”,用国画 “留白” 的包容,陪着孩子慢慢进步。
余琦(湖北咸宁):2024年新入职教师,却凭 “跨学科教学” 圈粉无数。教数学时带学生剪拼图形、绘统计图表,让知识变成 “趣味游戏”;上美术课引导孩子观察生活、画 “校园小故事”,入职首年就获评校级优秀教师,践行 “以美润心,以数启智” 的初心。
以爱为舟,做学生成长的守护者
徐九龄(中共党员):从教14年的 “老班”,始终坚守 “立德树人”。他把学生当 “希望的种子”,以爱灌溉、用心培育,所带班级不仅成绩突出,学生品德、身心素养更是出众,用责任赢得学生喜爱与家长信任。
张庆(湖北武汉):红安县人大代表、十年班主任,把 “班级当家庭,把学生当家人”。每天提前到教室通风摆桌椅,第一时间察觉学生情绪波动,还多次辅导学生在科创、田径赛事中获奖,用细节书写温暖教育故事。
朱梦秋(云南红河):以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为信条,课后俯身答疑、主动疏导学生心理,批改作业反复打磨。学生突发不适,她第一时间送医;策划班级活动,倾听每个孩子的想法,让班级成为有爱的大家庭。
胡红莲(湖北新洲):36年乡村教育坚守者,从镇中到偏远村小,教过语文数学、带过音乐,还带领师生跳校园集体舞。她主动奔赴条件艰苦的寄宿制小学,白天授课、晚上查寝,用半生时光践行 “春雨化雨,润物无声” 的教育理念,获评红安县优秀教师、中教副高职称。
蒋小芳(贵州贵阳):2023年入职的年轻教师,坚信 “教育是温暖的陪伴”。她用生活化例子化解教学难题,批改作业细致入微,更紧盯困难学生课余辅导,用一句鼓励、一次谈心,成为学生信赖的 “灯塔”。
以责立身,诠释教育者的使命担当
严方方(湖北随州,中共党员):2011年参加工作,手握市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等多项荣誉,秉持 “用爱心点亮心灯,用责任引领成长”。她以 “以生为本,静待花开” 为核心,既是良师也是益友,完美诠释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周磊(湖北仙桃,中共党员):2015年投身教育,2025年获评太平桥镇先进教育工作者。作为班主任,他构建和谐班集体;在教学中创新方法、成绩突出,十年步履坚实,用 “以爱育爱” 践行党员教师的初心。
谭熙(重庆开州):优秀交流教师,获红安县体育教学比武一等奖。他把班主任工作当作 “陪伴与唤醒的修行”,注重学生自治力与责任感培养,用 “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中”,让班级成为学生安心成长的家园。
范会会(湖北洪湖,中共党员):校区教研主任、“校园故事讲述者”。她深耕新闻宣传一线,捕捉教育教学闪光点,用文字和影像记录校园发展,传播正能量,为提升校区美誉度贡献力量。
祝琼芳(湖北武汉):黄冈市骨干教师,坚信 “每个学生都有无限可能”。她因材施教,既把知识讲得通俗,又耐心倾听学生烦恼,用 “严慈相济” 唤醒学生心灵,在平凡中坚守教育热爱。
他们是红安太平桥教育的缩影,用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的操守,书写着乡村教育的不凡。正是这份扎根与坚守,让更多乡村孩子的梦想有了启航的力量。向每一位默默奉献的乡村教师,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