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安网消息 “看到警察站在校门口,我们心里特别踏实!”9月1日7时许,在红安县第一中学门前,送孩子上学的家长由衷赞叹道。9月1日是全县中小学、幼儿园秋季开学的第一天,红安县公安局提前谋划、周密部署,全面落实开学各项安保措施,为校园织密“安全网”,撑起“平安伞”。
织密安保“责任网”
为确保全县2025年秋季开学期间校园安全稳定,严防各类安全事故,红安县公安局按照县委统一部署,严格落实上级公安机关工作要求,成立秋季开学安保工作领导小组,由副县长、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董炜担任组长,局党委副书记、政委夏辉担任常务副组长,其他领导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局属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紧密结合实际,研究制定《2025年红安县中小学幼儿园秋季开学安保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细化职责分工,对局属各单位、各警种的工作职责与具体措施提出明确要求,全面压实校园安全责任体系,确保各项安保工作协同高效、落实到位。
站好校园“护学岗”
清晨6时30分,藏蓝身影与闪烁警灯已准时定点在各校门口……民警规范设置隔离设施,科学划分护学通道,有效引导车辆有序通行,全力保障学生安全入校。“家长请即停即走,注意行车安全。”“同学,请走斑马线。”7时30分许,校园周边送学人流、车流量显著增加,在执勤民警的有序引导下,各校门口及周边秩序井然。“我们在早、中、晚上下学四个时间段,均安排警力执行‘高峰勤务’,联合学校保安员共同维护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引导接送车辆快速通行。”现场民警介绍道。
为护航广大学子平安顺利开学,红安县公安局提前部署校园“高峰勤务”机制,采取定点值守与动态巡防相结合的方式,科学配置执勤时段和岗位,切实提高见警率和管事率。
“司机师傅,前方是学校,请稳驾慢行、规范停车。”针对开学期间校园周边交通压力,交管大队重点加强主干道、桥区节点等易拥堵区域的疏导力度,动态调整勤务时间,严格查处校园周边乱停乱放、不按规定行驶等交通违法行为,确保高峰时段交通顺畅有序。
7时50分许,实验小学太平桥校区门口,一名腿脚不便的男同学需坐轮椅入学,爷爷奶奶搀扶艰难。执勤民警立即上前,稳稳扶其坐上轮椅,一路护送其入校,并主动联系老师说明情况。
帮助行动不便学生
把好校园“安全关”
“防暴器械要放在随手可及的位置,一键报警系统务必定期测试。”开学前夕,红安公安未雨绸缪,组织警力深入学校,全面排查人防、物防、技防、消防等措施落实情况,重点检查防爆设施、一键报警系统、内部安保力量及视频监控运行状况,详细列出隐患清单,并督促整改到位。同时,指导学校完善门卫值守、来访登记、日常巡查等安全管理制度,切实筑牢校园内部安全防线,保障新学期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有序开展、高效运行。
8月28日,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吴少东带队深入思源实验学校、竹林学校、列宁小学等学校,同步开展校园安全专项督导与教职工专题培训工作,通过细致检查校园周边交通秩序维护、隐患排查等安保措施落实情况,结合针对性培训提升教职工交通疏导、应急处置等能力,进一步夯实“公安+教育”联动保障机制。
教职工专题培训
局党委统筹巡特警大队、交管大队及各派出所,聚焦校园周边安全隐患整改和矛盾纠纷化解等工作,集中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全面净化校园周边环境。
“唯有持续强化驾驶员安全意识,确保每辆校车都以最佳状态投入运营,才能切实守护学生出行安全。”8月27日至28日,交管大队组建专项检查组,对全县6家校车服务企业开展全覆盖、无死角的校车安全大检查,坚决杜绝“带病”校车上路。与此同时,全县校车驾驶员安全培训及毒品检测也在同步进行,民警深入讲解“病车”上路及超速、超员、疲劳驾驶、酒后驾驶的危害性,明确告知校车司机涉毒驾驶的法律后果与社会危害,督促落实安全主体责任,提升校车安全管理水平。
校车驾驶员安全培训及毒品检测
上好开学“第一课”
“同学们,陌生人给你们的饮料能喝吗?”“我知道!不能喝!”在二程镇大赵家小学教室内,一场生动实用的安全教育课正在进行。民警通过真实案例剖析、交通法规普及、互动问答等形式,为学生们带来秋季“校园安全第一课”,在孩子们心中播下安全意识的种子。
开学季成为法治教育的重要契机,全县公安机关选派优秀民警担任法治副校长,深入各中小学,紧抓开学节点,为广大师生讲授“开学第一课”。课程结合社会热点,立足青少年实际,采用以案释法、互动学法等方式,重点开展防范学生欺凌、防溺水、防诈骗、防毒品及道路交通安全宣传,引导学生树牢“知法、守法、用法”意识,全面提升安全防范与自我保护能力。
组织家长学生开展消防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