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安网消息 9月1日,随着清晨的阳光洒在校园,红安县七里坪镇列宁小学迎来了新学期。
这所诞生于1930年的红军小学,是老区孩子红色启蒙的第一站。新学期的第一课,孩子们和老师们在忙些什么呢?
“秦基伟将军的一生是波澜壮阔、充满传奇的一生,是披肝沥胆、无私奉献的一生。”这个身着校服、佩戴红领巾的“小讲解员”是列宁小学五年级的方祎婷,她正用稚嫩却坚定的声音,将秦基伟将军的热血故事娓娓道来,在古镇的秋风里续写着红色基因的传承篇章。
“ 我今天讲的秦基伟将军就是我们七里坪镇的人,是我们心中的大英雄,他的故事我非常熟悉,值得我们传颂和学习。”方祎婷告诉记者。
红安县列宁小学教师耿宏芳说:“ 让孩子们从听故事的人,变成讲故事的人,能促使他们深入了解红色故事。只有自己深入了解,才能真正传承红色精神。小小红色讲解员的讲述,在校园内能够营造出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让更多的同学受到感染和熏陶。”
七里坪镇是著名的黄麻起义策源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列宁小学是1930年黄安县(今红安县)苏维埃政府在七里坪镇创办的鄂豫皖地区第一所小学,有着深厚的红色底蕴。每年开学季,“小小讲解员”讲述红色故事已成为该校延续多年的传统,今年更被列为“开学第一课”的核心内容。
列宁小学教师郎婷婷介绍说:“ 我们学校依托七里坪镇丰富的红色资源——七里坪长胜街、将军故居、红军洞群等,组建了‘小小讲解员’社团,目前,已有56名学生成员。”
“ 让孩子们自己讲红色故事,比单纯听课更有感染力。今天的孩子或许不能完全理解战争的残酷,但通过讲述和倾听,他们会记住: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先烈用鲜血换来的。我们希望这些‘红色种子’能在他们心里生根发芽,未来无论走到哪里,都能记得自己是‘红军小学’的孩子,记得传承红色基因的使命。”红安县列宁小学校长张凯霞说。
列宁小学的教学楼被染成金色,教室里传来朗朗读书声。在这座红色小镇里,红色的火种正通过一群孩子的童声,代代相传,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