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安网消息 在红安大地,民生建设的脚步从未停歇。8月29日,湖北红安革命纪念地管理中心一行人到上新集镇,一场聚焦民生、倾听民声的回访调研活动,为这片红色热土的幸福升级按下“加速键” 。
民生之变:群众眼里的幸福“蝶变”
“以前街道乱搭乱建,现在整洁敞亮,洒水车天天来,心里别提多舒畅!”新马社区退休教师何裕忠的感慨,拉开了这场民生交流的序幕。作为土生土长的上新集人,他见证着家乡从“脏乱差”到“洁净美”的蜕变:安全宣传全域覆盖,燃气、交通知识走进院落校园;休闲阵地日益完善,居民小广场健身器材齐全,法治文化大广场红色故事鲜活,古廊亭成了邻里唠嗑的“幸福角”;环境整治持续发力,主干道全天保洁、背街小巷死角清零,曾经的“卫生痛点”成了“治理亮点” 。
何裕忠的话,道出了上新集镇民生建设的实效,更引发群众代表共鸣。“三地交界的上新集,环境好、路灯亮,连周边黄陂、大悟的人都爱来散步!”认可之余,大家也掏出“心窝话”:盼破损道路“涮黑”解决积水扬尘,望法治广场加装高射灯点亮夜生活,期新增公厕便利老小出行。这些带着烟火气的建议,既是对民生的期盼,更是对发展的期许。
治理之策:政府行动的民生“答卷”
“民生是天大的事,必须当作‘心头事’办!”镇人大副主席陈昭松的汇报,解码着上新集的治理逻辑。上新集锚定“城乡一体化 + 民生提质”双目标,一手抓环境攻坚:整合资金开展专项整治,拆除违规搭建、清运乱堆杂物,让镇容“脱胎换骨”;一手筑长效机制:联合中航保洁建立“清扫 + 巡查 + 处置”闭环,1辆洒水车循环作业守护洁净,公共设施月度检修保障“好用经用” 。
面对群众诉求,镇人大主席徐建华当场回应:“建议照单全收,规划分步落实!”道路修复方案再对接、广场射灯纳入民生清单、公厕选址优先便民……“三分建七分管”的承诺,传递着政府办好民生实事的决心。
红色赋能:多方协同的发展“合力”
“上新集的民生答卷,做到了‘三个到位’!”湖北红安革命纪念地管理中心办公室主任高洁这样评价,为此次回访锚定方向。责任到位,党委政府主动担当,把民生扛在肩上;关切到位,从环境到设施、从安全到文化,事事呼应群众需求;机制到位,制度护航让治理成效长效持久。红安革命纪念地管理中心也将持续助力,让红色文化融入社区建设,为民生发展注入“红色动能” 。
如今,漫步上新集镇,整洁街道串起幸福生活,完善设施托起民生温度,居民脸上的笑意,正是对这场民生实践的最好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