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红安概况    新闻中心  红安视频  经典红安  招商引资  红安党建  文化旅游  专题网站
“亡国奴的日子比什么都难过”——彭志守的抗战家书
发布时间:2025-08-25 12:05    作者:来德胜    来源:湖北红安革命纪念地管理中心


抗战时期黄安县彭志守在抗日军政大学写给家人的书信

彭志守书信局部图

在红安县博物馆,收藏着4封抗战时期黄安县(今红安县)桃花乡彭志守写给亲人的书信。它们是彭志守在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时写的家书,其中有2封是写给母亲的回信,另外2封是写给叔叔和三位哥哥的书信;4封信都是用钢笔书写,2封是黑色墨水,2封是蓝色墨水;2封信的书写时间是8月30日,另外2封信没有时间落款。这4封信是1960年彭志守的家人捐赠给红安县博物馆的。

4封家书经过80多年的岁月沧桑,信纸颜色泛黄,部分字迹模糊,其中的1封信还不完整。品读4封家书,没有旧社会文人的烦言虚语,只有情真意切的大白话,字里行间弥漫着亲情人伦与许身报国的人生选择,岁月悠悠,仍然让人泪光盈盈。

通过彭志守给母亲的信,可以知道,彭志守的黄安老家家境困难、母亲身体有病,迫切需要、特别希望唯一的儿子能回到家中赡养年老多病的母亲,而彭志守在第一封信中是这样给母亲回信答复的:

“未读信文以前,儿快乐万分。念罢信文后,心中就大大的起了变化,知大人有病在身无人奉养,儿心就十二万分的不安,又往下念,看到我定立叔父已去世了,唉!看到(这)里,儿心如刀割一般,眼中之泪,如雨齐下,想我这不孝之子,真世界之罕见。

亲爱的母亲:请原谅你的儿子吧!儿也常听人言‘生儿育女防备 老’的一句话,古人有云‘父母在不远游’,这等等的事,儿也知道,不过游必有方罢了。

看到最后,大人问儿是否能请假旋里,但是归家探视大人,儿也是时刻不忘的事情,因人在社会之间最亲爱者,父母也,在睡梦之间常与母亲见面,醒后不过一啼而矣!可是现在咱中国正处在危急万分的一天,恐怕大人在家也定知一二,敌人的飞机大炮每天在咱中国内地到处轰炸,国家正是用人之时,许多有血性青年们都从家跑到外边来当兵,况(且)救国也是人人应尽之责,如果大家不联合起来打走日本鬼子,亡国奴的日子比什么都难过。看到这里还能说回家吗?劝大人在家等候吧!总有一天会把日本鬼子打跑的,那时,咱就不过那样穷苦的日子了,就有福可享了,现在咱们中国队伍在前线打仗节节胜利,很快就可打倒日寇,望大人不要以为儿不回家就要悲伤失望,要保重身体,免儿之念,前途是有希望的。”

然而,儿行千里母担忧。想到那战火纷飞,儿子随时都有可能牺牲在战场上,母亲仍然牵挂担心唯一的儿子,仍然希望儿子回家。在第二封信中彭志守是这样给母亲回信答复的:

“自接你来信,知道你的身体时常有病,并且家里无人照顾,儿心中非常的难过,因为自从儿出来以后,就使你一个人孤苦伶仃的过日子,这并非儿子不晓得这种情形,但因为国家民族闹到这样田地,作为一个有为的青年,能够坐视这样下去吗?所以儿就离开了可爱的母亲,使你时常地挂念我,而致你的身体时常有病,这是由于我的出门所致,这对于母子之爱情来说,是不应该的,是应该早些回家与母亲共聚一堂,过着人生的快乐。但每个有为的青年只顾到这样的生活,而没有看到整个中华民族之处境,那么中华民族怎样能够独立解放呢?所以你的来信,并非我不顾及你的情形,而不请假回家,乃是为了整个国家民族着想,不得不请母亲暂时的过着这种生活,请母亲放心,休养你的身体,这样我更能安心的工作。”

彭志守在给母亲的2封信中,一方面以情感来安慰母亲,让母亲安心养病,一方面又以大义来说服母亲,个人事小、国家事大。尽管如此,彭志守依然不放心家中的母亲,怎么办?于是就写信给叔叔和三个堂兄,委托他们帮助自己的家务、照顾多病的母亲:

“接母亲来信,知道她时常的挂念我,以致身体时常有病,要我请假回家,这是(做)母亲的想念我,这也难怪,因为母亲只有我一人,我为了国家民族,而离开了她,使她时常的悬念,我对于心中也是非常的难过的。不过,现在国家民族到了这种地步,能够因为这样的(原因)请假回家吗?所以,我请叔叔时常对于母亲好好的安抚,使他不至于过分的挂念,而致身体不好。”

“现在弟老母在家,无人奉养,加之还有病在身,弟身有重任,一时不能旋里,望诸兄替弟去安慰他老人。要时常扶助,等弟旋里后登门叩谢!”

在给堂兄们的信末还有一句“志章已阵亡了,不要再问。”志章应该是彭志守的族兄弟,在革命中牺牲了。彭志守怕族人、亲人担心自己的安危,故不让堂兄们再问。

然而,战火无情、天不眷顾,这4封信竟成了彭志守留给亲人们最后的嘱托。在红安县烈士英名录中查找到这样一段资料:“彭志守(1915--1938),永河公社张家垅,中共党员。一九三一年参加红四军,曾任营长,参加了长征,一九三八年在延安抗大给家中来过一封信,同年在陕西延安作战牺牲。”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4封信,见证了彭志守在国难当头的大义抉择。

为了革命,土地革命时期,黄安(红安)县就有65000多人参加了红军,他们“坚守信念、紧跟党走,顾全大局、团结奋斗,用当前锋、不胜不休”。随着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的长征、改编,战火中的幸存者都奔向全国各地的抗日战场,新中国成立后仅剩600多位,60000多位革命者为国捐躯,彭志守就是其中之一。

 



版权为 红安网 www.redhongan.com 鄂ICP备18020062号-1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主办: 中共红安县委 红安县人民政府 承办:红安县融媒体中心(红安传媒集团)
新闻热线:0713-5182570 E-mail:redhongan@163.com
地址:湖北省红安县红金龙大道广播电视大楼 邮编:438400 
Copyright © 2007-2018 redhong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鄂公网安备 42112202000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