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安网消息 7月4日至10日,湖北经济学院“丹·青”团队来红安县开展调研活动,深入探寻大别山精神的丰富内涵与时代价值,通过实地走访、文化体验等多种形式,让红色基因在实践中薪火相传。
实地研学:触摸红色历史 感悟精神伟力
调研期间,团队成员首先走进红秀剧场,沉浸式观看《我和我的红安》影片。影片以生动的画面再现了战火纷飞、山河破碎的年代,红安人民 “要革命,不要钱,不要家,不要命” 的崇高精神,让队员们深受震撼与感召。
随后,团队前往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纪念园。在纪念碑前,队员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鞠躬致敬,缅怀革命先烈。通过参观园内展品及聆听讲解员的细致介绍,大家系统了解了革命思想在这片红色土地的传播脉络,深刻感悟到革命先辈们为理想信念不懈奋斗的艰辛历程。
在民主街董必武故居,青砖黛瓦的古朴建筑、留存的书籍图片,以及那棵曾被烧毁却顽强重生的百年石榴树,无不诉说着一位热血少年成长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的历程,让队员们对革命先辈的家国情怀有了更直观的体会。
文化体验:走近红安非遗 体悟传承里的红色情怀
团队前往七里坪镇长胜街,到访红安绣活见习基地,非遗传承人席和玉讲述了绣活陪伴自己度过病痛艰难时光的故事。队员们亲身体验穿针引线的技艺,深刻认识到红安绣活已不仅是传统手艺,更成为承载红色文化、传递坚韧精神的重要载体。接着,团队前往红安大布传统纺织技艺非遗工坊,在市级代表性传承人陶文成讲解下,队员们了解到红安大布已有千余年历史,红安大布是红军制作过军服、被单的主要材料,有着鲜明的红色印记。
通过系列活动,团队不仅深化了对大别山精神的理解,更以实际行动推动了红色文化的传播与传承,为新时代青年践行使命担当、赓续红色血脉作出了积极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