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安网消息 “当讲到抗疫精神里的‘尊重科学’时,PPT上那张满是压痕却眼神坚定的护士照片,让我瞬间明白了‘健康所系,性命相托’誓言的分量。”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部暑期社会实践团队队员高晨祎走出红安县城关镇南门岗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四楼报告厅,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动。身旁的同伴张雪,目光仍停留在手机刚拍下的PPT画面上——那是大别山层峦叠嶂间飘扬的红旗,“‘坚守信念、紧跟党走’,这八个字,在烽火岁月是红旗不倒的密码,在我们未来的手术刀下,何尝不是守护生命的圭臬?”
图片1
七月骄阳正盛,南门岗社区报告厅内,光影流转间,一场直抵灵魂的精神盛宴正浸润着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部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的青年心灵。没有宏大的舞台,只有朴素的讲台与一方投影屏幕。城关镇党委宣传委员黄喜林,以其厚重而充满张力的讲述,将“三大精神”的磅礴画卷,透过精心准备的PPT影像与文字,在医学生专注的目光前徐徐铺展。这并非遥不可及的宣教,而是扎根基层土壤、与未来医者心灵深度碰撞的精神对话。
就在这充满历史回响的空间里,她的声音沉稳而深邃,如一把钥匙,开启了尘封岁月与今日青年心灵之间的厚重闸门。紧扣“三大精神”的筋骨,将鄂豫皖根据地二十八年红旗不倒的壮烈史诗,用最滚烫的词语重新点燃——那是“坚守信念、紧跟党走,顾全大局、团结奋斗,勇当前锋、不胜不休”的大别山精魂。百万民众以生命为烛火,照亮了信仰不可磨灭的星空,她沉痛的话语中,仿佛能听见杜鹃啼血的悲鸣,看见鲜血染红山岗的壮烈。
时光长河奔流至1998年惊心动魄的夏天,她描绘出另一座血肉铸就的丰碑。当滔天浊浪欲撕裂大地,“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抗洪精神如雷霆乍起,响彻云霄。湖北儿女以血肉之躯筑起“钢铁长城”,在风雨飘摇中托起生命的方舟。通过她的讲述,那千钧一发之际的铜锣声、人墙锁住洪峰的呐喊、草袋上浸透的汗水与血水……惊涛骇浪的轰鸣至今仍撞击着年轻的心房。
当投影定格在2020年武汉空寂的街道与逆行出征的白衣背影,“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抗疫精神瞬间点燃全场共鸣。回溯这座英雄城市的共同记忆,特别是那些以科学为武器、以生命赴使命的同行身影。“‘尊重科学’,”她特意停顿,屏幕上展示着科研攻关的图表与精准防控的流程图,“是这场战役最锐利的武器,也是你们——未来的医学栋梁——必须铭刻于心的职业信条。这身白袍,承载的不仅是知识,更是千钧的使命。”队员林朱悦视着屏幕上一位疲惫却坚毅的医生特写,轻声说:“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十年后的自己,手中的解剖刀有了更深的刻度。”
宣讲终了,余音如钟,久久回荡于厅堂之上。青年们静默着,胸膛里却似有万千潮水涌动不息。三大精神,已非课本上遥远的名词。从大别山杜鹃啼血的信仰坚守,到长江惊涛中挽臂成城的生死契约,再到庚子年以命相搏守护黎明的微光——它们如浩荡长河,一脉相承。这由牺牲、抗争与希望熔铸的荆楚魂魄,从未褪色,始终为这片热土注入着磅礴的生机。
骄阳熔金,为报告厅镀上一层庄严的暖色。青年们步出会场,身影被拉长,与她的身影在光影交错中与这些青春轮廓悄然重叠。这无声的接力,是精神血脉的绵延。荆楚大地的精魂,终将在年轻一代的骨骼里,锻造成新的脊梁,支撑起我们脚下这片土地更辽阔的明天——那是由无数昨日之牺牲与今日之奋斗共同照亮的、永不倾斜的信仰苍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