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安网消息 7月6日,连续5天38℃的高温,连续6天的公路路肩机械打草,早上5:30就出工,人都极度疲惫,午饭后大家都在休息。
2:30左右,开始有乌云聚焦,10分钟后,狂风大作,一会雨来了,雨越下越大,风卷着雨。
4:15分钟,红安县公路事业发展中心觅儿养护站站长刘鹏程接到养护中心电话,G230通武线 K2414-2417有大量的行道树被狂风吹倒在路面上。
险情就是命令。站长一边通知所有站员,一边去拿电锯,雨衣等,几分钟后车冒着大雨朝着通武线驶去。
车行至通武线K2409+400处 ,发现路面散落大量被狂风卷下的树枝,站长他们立即下车,捡起路面上的树枝丢至马路外边,车继续前行。
车行至G230通武线K2410+500处,看见对面的公路上,沿路边倒着几棵行道树,车子调转方向,来到狂风刮倒的树边。站长拿着电锯开始把树锯成一段一段的,其余人抬的抬,抱的抱。一辆驶过来的小车司机说:“沿路都是。”
雨还在下,雨水混着汗水湿了头发、衣服,前面还有大量的倒在路上的树,有的几乎占了公路一侧的二分之一,而这条通往武汉的路上,一辆接着一辆的大货车。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这些障碍物移除,保证公路的畅通成了大家的共识,没有人说热,也没有人说累。
这就是普通的公路人,时刻用行动保畅通,休息也随时待命。站长一年365天,天天必须巡查管养路段,何以为家,以站为家,也有父母、妻儿老小。
太热了,衣服湿透了,脱下厚厚的雨衣,换上轻薄的桔红色公路作业背心。排险还在继续,走,路障还有,继续向前。
雨水顺着脸颊滑落,与汗水交织在一起,但他们毫不在意,只是专注地投入到工作中。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坚毅与决心,他们知道,作为公路人,虽然普通,甚至不一定有人理解他们的工作,但险情当前,那是责任,是担当,不能有丝毫犹豫和懈怠。
一辆小车司机放慢速度,摇下车窗,挥手道谢!风雨无情人有情,不是人人都理解公路人的辛苦,但有人理解足矣!不是战士,但在风雨来临时就是战士。
轻薄的桔红色公路作业背心在雨中显得格外醒目,仿佛是公路上的守护者,为过往的车辆指引着安全的方向。
他们走走停停,不断地清理着路上的障碍物,确保道路的畅通无阻。
雨停了,但他们的脚步却没有停下。他们知道,只要还有一处路障没有清除,他们的任务就没有完成。排障作业进行了一个多小时,连日的高温下机械打草作业,加上现在的高强度抢险,都累了!站长说手都被电锯振麻了,有的女同志衣服上满是泥水,大家相互打趣、取笑,却一刻不停地继续除障作业。
已经快六点了,累了、饿了,前面路面还有倒着的树,路障还未排除干净,大家只想着赶在天黑前恢复路面畅通,保证过往车辆安全行驶。
就这样,他们默默地坚守在岗位上,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公路人的责任与担当!
已经锯断、移除了二十多棵树,前面还有几棵,天快黑了,加油!
汗水浸湿了他们的衣衫,但他们手中的电锯却没有停歇。每一次的锯割,都像是在与时间赛跑。他们深知,每一棵树的移除,都意味着离路面畅通更近一步,过往的车辆更安全!
终于把G230通武线K2410+500至2413+300米被风刮倒的二十多棵行道树彻底清除干净。站长不放心,开车继续往前巡查,一直巡查至通武线与新洲交界处,确认再没有路障才返回,心彻底踏实了。
已经快七点了,连续作业了二个半小时。
返程的车上,站长刘鹏程发自内心地说:“养护基层真的很辛苦,风雨无阻、日夜坚守、以站为家,一年365天坚守、巡查,别人过节,我们更忙。帮八十多岁的老父亲在武汉协和医院挂了专家号,因为赶着路肩打草,没空陪他去。妻子一个人带两个孩子。”
顿了顿,站长接着说:“担任养护管理站站长多年,养护一线的亲身经历,有苦、有累、更多的是汗水,对家人的愧疚。当夏季汛期来临,湿着衣服在风雨雷电中疏通积水的公路;当冬季风雪冰冻天气,站在北风呼啸中,沿公路除雪破冰、铲雪,桥面洒盐防冻;当烈烈夏日在酷暑下修桥补路,检查桥梁涵洞,晒得像非洲人一样黑;当春节来临,家家户户团圆时,我们一家人坚守站点,坚持养护巡查......那苦、累、冷、热,是真真切切的,我们也是平常的血肉之身。当过往的车辆顺利通行向我们招手以示感谢时,那种付出后的被理解是幸福的,再好的路总要人养,只要有需要也是值了。”
多么朴实的话语,多么纯洁的心。
车上越来越安静,是饿了,是累了,也是被站长的话触动了。
车进觅儿养护管理站了,到家了,心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