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安网消息 “山坳里的‘陈年老垢’终于清干净了!”站在复绿后的山坡上,红安县七里坪镇万田畈村村民张大姐难掩喜悦。近日,七里坪镇通过群众举报线索,成功整治一处积存多年的“历史垃圾堆场”,10余吨混合生活垃圾经科学处置后“变废为电”,实现生态效益与能源效益双赢。
一通电话牵出“环境旧账”。4月27日,七里坪镇接到群众热线,反映万田畈村公路附近山坳堆积大量生活垃圾,现场蚊蝇滋生、恶臭弥漫。镇城乡建设办公室立即联合村委会展开调查,溯源发现此处系2019年全面推行农村生活垃圾“村收集-镇转运”体系前,周边村庄数年间形成的临时堆放点。
“当时农村垃圾处理设施薄弱,露天堆放形成历史欠账。”万田畈村书记李红德介绍。镇政府当即启动应急机制,联合中航环卫公司、属地村委会成立专项工作组,确立“属地挖掘清运、企业专业处置”的分工方案。
“考古式”清理阻断污染链。次日,中航环卫公司首先对表面垃圾进行清理转运,随后村委会调配挖掘机进驻现场,逐层剥离山坳里混杂着塑料袋、纺织物的陈年垃圾。每清理1米深度就进行环境消杀,专业运输车辆全程密闭。人力联合机械作业近4个小时,共计清理出十余吨生活垃圾。清理完毕后,立即回填土方。
“沉睡垃圾”变身清洁能源。“我司专业运输车采取GPS定位跟踪,确保垃圾全部运至50公里外的垃圾焚烧发电厂-红安绿色动力再生能源有限公司。”中航环卫公司七里负责人高经理介绍。通过掺烧技术,每吨生活垃圾约可发电280度,总计可发电2800度,实现了“变废为电”。
此次整治陈年垃圾行动赢得了周边群众广泛认可,正如村民老丁所言:“清掉的是垃圾,立起的是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