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安网消息 在市委、市政府的统筹部署下,红安县紧扣“项目建设年”主线,以拼抢实作风推动高质量发展。2022至2024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持续攀升,连续三年稳居全市前三,项目攻坚成效显著。
顶层谋划 夯实项目储备
立足“三区两基地”功能定位,深度衔接新时代大别山协同发展、超长期特别国债等政策机遇,聚焦“2+2”主导产业,建立“三库联动”动态管理机制。目录库、储备库、实施库规模分别突破800亿元、600亿元、300亿元,形成“谋划一批、储备一批、开工一批”梯次推进格局。同时,对标省市强县工程78项考核指标,精准谋划一批补短板、强链条、惠民生的重大项目。
精准施策 加速项目落地
红安一中新校区效果图
实行亿元以上项目“县领导包保责任制”,专班跟进红安一中新校区、人民医院新院区、陕西国力产业园等重点项目,通过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推动实物工作量快速转化。建立“全周期”入库服务机制,针对项目资料不全、进度滞后等问题,开展“一对一”辅导,确保成熟项目应入尽入。金牌橱柜等已投产项目加快释放产能,形成示范带动效应。
要素集成 优化发展生态
强化土地要素保障,依托“多规合一”平台超前预留项目用地空间,争取省级用地政策支持。完善高新区基础设施配套,推进市政管网、企业配套道路等工程,提升园区承载力。深化营商环境改革,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核心,推动降本增效政策叠加发力。同步推进恒大公共服务配套项目,构建“产城人”融合发展格局。
专班攻坚 提升推进质效
创新“五个一”责任体系(一个项目、一名包保领导、一个服务专班、一个责任部门、一套推进方案),实行县领导“周调度、月督导”机制。建立“四维督办”制度(一周一督办、一旬一碰头、一月一通报、一季一结账),动态跟踪项目进度,对滞后项目挂牌整改。通过责任分解到岗、压力传导到人,形成全县上下“围着项目转、盯着项目干”的攻坚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