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安网消息 司法发源地,亮剑精神铸。在2024年的执行攻坚战中,红安县人民法院扛牢切实解决执行难司法职责,发扬人民司法优良传统,敢于亮剑、重拳出击,全力打通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藩篱,兑现当事人的胜诉权益,执行质效全面开花,群众满意度持续走高。
来之不易的新局面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党组成员、执行局局长曾志斌每周五组织召开执行推进会,分析执行突破口。党组会经常听取执行工作汇报,及时研究解决制约执行工作的瓶颈问题。为提升执行队伍的实战能力,大力推进执行警务化。调配3名法警到执行局工作,保证日常执行用警。自4月下旬起,常态化组织法警开展警务体能训练,增强应对复杂局面的执行威慑力,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强有力地配合查找搜查、强制腾退、罚款拘留,有效保障案件顺利执结。在历次“荆楚雷霆·黄冈密卷”执行专项行动中,15名法警全员出动,摸排分析、明确分工、合理布控,在保障执行安全的同时,压缩被执行人逃匿的空间。成立3支“5+2”“白+黑”执行小队,错时突击执行。形成线上线下协同发力,夜间执行、临晨执行、假日执行常态长效的全覆盖执行模式。
全年受理执行案件2725件,执结2324件,执行到位金额1.95亿元,执行案件平均结案时长 57.6天。用齐抓共管的执行格局打通执行堵点,开创了执行攻坚新局面。
(召开执行推进会)
善做善成的新篇章
“村民的事有了着落,土地也没有浪费,事情终于圆满解决,感谢您们的辛苦付出!”一起执行案件的村民代表来到红安县人民法院,赠送上书“全心全意,为民服务;执法公正,心系百姓”的锦旗,致以对执行工作的谢意。
2015年,商人周某某在永佳河镇某村租赁约800亩的土地种植水果。后成立湖北某农业公司,拓展酿酒、商贸等业务。然而,公司因经营不善,陷入连年亏损的恶性循环,无力向村委会支付三年来的百万余元租金。周某某未能按期履行调解书确定的义务,村委会遂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红安县人民法院立即开展财产查询,并多次前往村中实地调查,均无果。遂锁定其深耕多年的农场,决定以存续的种植设施和果树、果酒资源“盘活”土地,减少村民的经济损失。成功争取到第三方高某某入场,投资109万元取得土地经营承包权。村民拿回欠款,资源得以保留,公司扭亏为盈,案件圆满执结。这是红安县人民法院执行服务大局的一个剪影。
从政治上看,从法治上办,集中时间、人员力量,开展涉金融专项执行行动,以腾笼换鸟、放水养鱼、发出“预拘留决定书”等善意文明的司法手段,演绎护航大局的执行新篇。
(夜间执行)
司法为民的新答卷
红安县人民法院以司法为民为出发点,以群众路线为根本方法,迎战酷暑、严寒的交相考验,集中攻坚涉民生、小标的案件。
发挥村组、社区网格等基层组织熟悉社情村情的探头作用,红安县人民法院与117个基层组织建立协查机制,布设执行天罗地网,第一时间掌握被执行人行踪、财产线索。对新收执行案件,及早线上查询被执行人财产信息,确保有财产可供执行案件及时执行到位。网络查控措施期限内发起率100%。
加强与公安等部门的联动协作,着力解决查人找物难题。红安县人民法院广泛发布悬赏公告,线下跨区抓堵被执行人13次。深化措施运用,着力解决规避执行难题。累计拘传被执行人390人,拘留162人,以涉嫌拒执罪移送公安机关10人,立案侦查4人,定罪量刑1人。将教育工作延伸到拘留所,联合教育疏导被拘留人,攻克一批“骨头案”“钉子案”。某包装公司经营不善,拖欠37名工人工资共150余万元。立案执行后,支付了80万元。党组书记、院长卢绘接待工人代表,认真听取他们的诉求后,靠前安排部署,决定对法定代表人陈某某采取司法拘留措施,该公司履行了14万元执行案款,并在拘留所与工人代表就余款给付达成执行和解协议,由陈某某之子作为执行担保人。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风险隐患得到妥善化解。
充分运用信用惩戒机制,将拒不履行义务被执行人纳入失信名单,限制高消费行为,定制“失信彩铃”,并予以征信惩戒。纳入失信名单452人,限制高消费1105人。被执行人由于在出行、贷款等多方面受到限制,严重影响日常生活,主动来到法院履行义务。开展网络司法拍卖优化资产处置,着力解决财产变现难题。
无畏风霜雨雪,不畏艰难险阻,用弘扬优良传统的实际行动兑现司法为民的庄严承诺。
行至年关处,更是奋辑时。新年的脚步渐近,红安县人民法院执行将士抢抓执行时机,不舍昼夜、不畏艰辛,向着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最后一公里快马加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