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安网消息 12月6日,受红安县红薯加工企业湖北根聚地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委托,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与核农技术研究所与根聚地农业共同研究完成的“甘薯茎叶多酚表征及其食品化加工关键技术与应用”成果评价会在省农科院召开。本次科技成果评价会由湖北省科技厅下属技术交易所组织专家评审。
本次评价参评项目“甘薯茎叶多酚表征及其食品化加工关键技术与应用”是围绕红安红苕产业发展关键技术研发的又一项重要科技成果。该项研究以甘薯茎叶高值化利用作为研究方向,分析不同品种、不同栽培条件、不同采收期等条件下茎叶多酚变化趋势,揭示了调控甘薯茎叶多酚含量与抗氧化活性分子机制及多酚组分,为甘薯茎叶食品化提供科学依据。创新加工技术让红薯茎叶加工产品多酚成分较大程度保留,创新性地利用优化工艺制备的甘薯茎叶粉,研制出青团、挤压米、代餐粉等多酚高效利用产品。这一科技成果是将红薯茎叶变废为宝,农作物多元化利用的一项技术研究,为红薯精深加工和食品化利用提供的新的思路。
由华中农业大学食品营养学李斌教授、武汉市农科院李宝喜教授 、武汉大学罗琼教授、湖北工业大学周梦舟教授、武汉轻工大学王月慧教授等专家组成的评审组通过审阅评价资料、听取成果汇报、质询答辩、综合探讨等形式对项目的技术实用性、项目的行业意义进行充分了解,对研究成果给予高度肯定。对这种由企业出卷、专家答卷、市场推广应用的技术研发形式给予高度赞扬。对项目成果的技术成熟度、技术创新度、技术先进度进行了客观公正的评价,形成了科技成果评价报告。专家组盛赞,此项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焦春海研究员,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与核农技术研究所书记蔡芳、所长于巍参加评审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