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安网消息 近年来,红安县火连畈茶场火连畈村按照“一手抓要素集聚、一手抓服务提质”的工作思路,紧贴党群服务需求,从优化空间布局、优化活动形式、优化服务供给着手,持续优化村级党群服务中心的功能体系,积极打造“大门常开、场所常用、活动常办、群众常来”的党群服务阵地,持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优化空间布局,提高“利用率”
火连畈茶场对村级党群服务中心功能室布局和设施再优化,为提供优质服务打好基础。

办公区域亲民化改造。火连畈茶场以实用为导向,以方便群众为原则,因地制宜,对原有的便民服务大厅进行合理化改造,将没有实际作用的窗口和柜台进行拆除,变隔离式、行政化的窗口柜台为开放式、无障碍的交流服务空间。实行开放式办公,采用沙发、茶几、茶桌等替换行政化办公桌椅,让阵地充满“家”的味道。
活动区域集成化整合。火连畈茶场采取“一室多用”“多室共用”“错时使用”等方式,合理集成多种服务功能。一楼设置有开放式办公区、农家书屋、特色产品展示区、村史馆、民情茶室、幸福剧场、党群文化活动中心,二楼设置有党员活动室、国学堂等功能阵地。利用现有场所,提供娱乐歇脚、雨伞租借、无线上网等贴心服务,打造集办公、学习、服务、宣传、娱乐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党群服务阵地。
室外区域利民化提升。火连畈茶场合理规划党群服务中心室外空间,建设2000平米的文化活动广场,设置生态停车位,整合项目,在广场安装滑滑梯、秋千、便民体育器材等宜老宜少设施,打造具有生活气息的社区公共空间。
优化活动形式,提高“参与率”
火连畈茶场以更多元的活动吸引群众,促阵地人气更兴旺。

组织学习活动。火连畈茶场结合“主题党日”“三会一课”等,利用村史馆、红星公园、党群文化活动中心等资源,开展亲子教育、安全科普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学习活动,组织农村劳动力开展艾灸、茶叶生产加工等技能培训,提升就业创业水平。
丰富文体活动。火连畈茶场开设幸福剧场,每周组织党员群众观看一部红色电影,凝聚党心民心。搭建百姓大舞台和文化广场,组建火连畈鼓舞队,邀请专业老师进行培训,定期开展文化演出,举办道德讲堂暨文化惠民演出,让党群服务中心成为凝聚“党群情”的活动阵地。
开展节日活动。火连畈茶场结合春节、元宵、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开展“新春团拜会”、“欢天喜地闹元宵”等特色鲜明的主题文化活动,引导党员群众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优化服务供给,提高“好评率”
火连畈茶场聚焦不同群体,采用群众视角,优化服务供给,让党群服务中心更具温情、更有热度。

让老年居无忧。火连畈茶场围绕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组织志愿者为老年人提供免费理发、法律咨询、养老保险资格上门认证等暖心服务,利用节假日开展走访慰问、关爱帮扶活动,让老人住的舒心又安心,把党群服务延伸到老年人“家门口”。
让儿童乐成长。火连畈茶场在党群服务中心广场闲置空地上规划建设儿童游玩区,配套滑滑梯、秋千、体育健身器材等,组织志愿者为特殊家庭儿童、留守儿童等送去爱心助学礼包等,提升小朋友的幸福指数。
让群众享增收。火连畈茶场大力发展茶叶特色产业,整合资金改造升级村级茶叶加工厂,组建火连畈村强村公司自主经营,通过收购茶农鲜叶、务工等形式联农带农,带动村民家门口增收致富,每年发放务工工资6万余元,带动茶农每户增收2000元以上,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0万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