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红安概况    新闻中心  红安视频  经典红安  招商引资  红安党建  文化旅游  专题网站
石和良:一个人就是一座桥(上)
发布时间:2023-08-07 18:52    作者:石杰 江垒 梅诗林    来源:红安县​融媒体中心


红安网消息 一艘渡船,架起两岸沟通的桥,一位渡工,撑起村民安全出行的帆。40载寒来暑往,风雨无阻,累计服务40万人次。他用爱岗敬业彰显了一名普通摆渡人的担当与责任,用诚实守信践行了一名撑船人的职业操守,用无私奉献演绎一个人就是一座桥,我们一起走近红安渡工——石和良。

石和良妻:上午 忙不呢?

石和良:有点忙。

石和良妻子:快十二点,来吃饭。

解开绳索、摇起船桨,随着船桨划破水面的声响,将渡船撑离渡口,驶向对岸,这是60岁的渡工石和良重复了40年的动作。



中午刚送完几个村民到河对岸,石和良把船停泊在河边,就看见妻子的拎着饭盒走过来。石和良笑着接过妻子手里的面条,大口吃了起来。

石和良:因为农村种庄稼的人一般都是吃饭的时候按着饭点,赶着去做客,所以一般有点总爱耽误饭点的原因,我只能吃老婆送过来的,恰恰饭点的时候就不能离开,刚才接电话就是说还有个人又要过河。

60岁的石和良,是红安县七里坪镇石家咀村郭家埠渡口管理员。1982年,他开始义务担任郭家埠渡口摆渡员,从此在这岗位上风吹日晒坚守了40多个年头。

石和良: 我们这个渡口历史比较悠久,从我的爷爷辈那个时候他就竹排的形式,因为以前的交通设施都是比较古老的形式,后来呢到了我的父亲辈他那个时候就是木头做的小筏子,这里以前行人、行商一个重要的途径。

红安县郭家埠渡口位于七里坪镇石家咀村,自古以来就是倒水河两岸群众出行的主要途径。从石和良的爷爷接手渡口工作开始,100多年来,祖孙三代,三任渡工,都坚守在倒水河上。

石和良:这个渡口,因为我生在河边,所以说一直爷爷辈传到父亲辈,到我的父亲到了一定的年纪他就操作不了,搞不动的时候他又刚好交给我,父亲希望我把他的任务接下来。

家风是一个家族的灵魂,是几代人共同遵守的准则。父辈的教诲他始终放在心上,为了践行对父亲的承诺,他一直默默守着自己的渡船,无怨无悔地为村民付出。

石和良 :那个时候老一辈说“能隔千里路,不隔一道河”,这就说明,隔河比较难,他由于上下水域比较远,所以这样就需要人坚持这个渡口,再说我们家的家训就是“忠厚传家,多做好事”。


 



版权为 红安网 www.redhongan.com 鄂ICP备18020062号-1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主办: 中共红安县委 红安县人民政府 承办:红安县融媒体中心(红安传媒集团)
新闻热线:0713-5182570 E-mail:redhongan@163.com
地址:湖北省红安县红金龙大道广播电视大楼 邮编:438400 
Copyright © 2007-2018 redhong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鄂公网安备 42112202000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