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安网消息 “我们的脱毒中心可以对红薯的病毒进行检测,再放在组培室里面进行组培、扩繁,之后再在驯化室进行基质栽培,栽培后就到大棚里面来扩繁。”在红安县龙潭寺村的瑞沣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的社脱毒中心,该合作社负责人姚峰正详细地向大家讲解着红苕脱毒种苗繁育技术。
姚峰是杏花乡的一位返乡创业能人。1990年3月入伍参军,2015年2月返乡创办红安县瑞沣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创新“公司+合作社+村集体+贫困户”模式,采取“包销+贫困户种植”模式,每年帮助贫困户销售各类农产品900多吨,带动周边百余名农户就业,带动村集体经济收入年增加15.2万元,姚峰个人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
姚峰返乡创业只是杏花“能人返乡”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杏花乡将“能人返乡”作为实施“乡村振兴”的核心和关键,在选好能人、用好能人、选好产业上下功夫,以“能人返乡”激活农村产业。
近期,在位于杏花乡长兴村的湖北遵广五金制作有限公司厂房里,工人们正紧张有序地装袋、打包注塑模具。“多亏了包联领导干部经常上门服务指导解难题,让我们企业越做越大。”公司负责人秦敬明激动地说。
2000年12月,秦敬明从部队退役后南下广东务工。2008年开始独立创业,主要从事模具、五金、塑胶制作与销售,秦敬明敢于创新,公司越做越大,从原来不到10人的小工厂发展成为拥有了12台最新式注塑机、60名职工的规模企业,市场扩展到国外,并与上市公司达成合作。
致富不忘乡邻。在乡党委政府和长兴村“两委”的大力支持下,2020年,秦敬明带着家乡情结,在长兴村投资1500万元,建厂房、买设备,成立湖北遵广五金制作有限公司,去年年销售总额达600万元,产品远销迪拜、伊朗等中东国家,带动村集体收入增加4.2万元,为本村及周边村提供就业岗位50余个。
和秦敬明一样,家乡的广阔天地,成了很多人施展才华、创新创业的舞台。
在傲拜(湖北)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穿着防尘服的技术工人们在按程序组织生产安装,严格检测,把控细节。“选择返乡创业,既是响应县、乡招商政策,也是想为家乡发展做一点贡献。”傲拜(湖北)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新桥说道。
和大多数创业者一样,李新桥在创业初期也遇到了资金、技术、客户资源等种种意想不到的困难,但他始终保持军人作风,勇往直前,经过十多年奋战,目前已拥有 6家公司,涉及领域有表面工艺处理、模具研发注塑成型、大健康、国际教育等行业,涉及产品有小家电、灯具消毒器械、自动化设备附件等。
2020年,李新桥响应家乡红安县委、县政府和杏花乡党委政府的号召,返乡发展,在红安县八里工业园选址购地50余亩,建立傲拜(湖北)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安置 200多人就业。在创造价值的同时,李新桥不忘回馈社会,多次到杏花乡农村福利院献爱心,到杏花乡王祥畈村开展“万企兴万村”结对帮扶活动,共捐赠现金3万元,用于改善和提升该村生产生活条件。
在杏花乡还有许多情系桑梓、回乡创业的能人,他们积极响应乡党委政府“能人回乡”的号召,各展所长,成为乡村振兴“领头雁”。“我们将进一步深化‘乡贤经济’,通过分类招引、精准服务、做优平台,吸引外出创业成功人士回故乡建家乡,推动产业、创业、就业融合发展,努力让杏花成为投资兴业的热土,成为人才集聚的高地。”红安县杏花乡党委书记程晓松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