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红安概况    新闻中心  红安视频  经典红安  招商引资  红安党建  文化旅游  专题网站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追光者志愿服务实践团走进红安七里坪探寻非遗文化
发布时间:2023-07-31 11:19    作者:陈良新 夏子嫣 柳小晶    来源: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


红安网消息   7月15日,来自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的追光者志愿服务实践团前往红安县七里坪长胜街,开展以“调研红安非遗文化,学习红安红色精神”为主题的调研学习活动。

队员们抵达七里坪长胜街,古香古色的街道,不禁让团队的成员感受到那份浓郁的红安特色文化。团队来到红安大布非遗传承人黄珍兰女士所在地,进入大门,映入眼帘的是“红安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基地”的大牌匾。

红安大布制作工艺繁多,共有72道工序,对熟练掌握制作红安大布的手艺人来说,每日也最多织十来米布。另外,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红安大布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除了线下的售卖方式之外,红安大布非遗传承人黄珍兰女士还采用淘宝、抖音的方式线上宣传和售卖红安大布。

在红安,有 “最后一粒米,留给红军来充饥;最后一史布,留给战士做衣服”这一佳话,这饱含着满满的红色精神,也促使红安大布得以在历史长河中一代代继续传承下来。当谈及红安大布的传承,黄珍兰女士饱含热情,她激情地说:“这是祖祖辈辈传承下来地,我从母亲传承下来,又传承给我儿子,这门手艺不能失传。”

随后,非遗传承人黄珍兰女士又邀请追光者志愿服务实践团队体验红安大布的制作过程。织布机分为上下两个脚踏板,每踏一侧脚,则需要将梭伦丢到一侧,并用挂布器挂一次布面,在反复的替换中,才可以织出一匹红安大布。不禁想到,在革命战争年代,红安有句歌谣“男将打仗,女将送饭“。

黄珍兰女士演示了更为复杂的双色交替的织布机,看着木制的织布机在非遗传承人的操作下,像翩翩起舞的舞者。不禁由衷感叹古人的智慧,在没有机器的时代,仅凭几块木板,几缕线,就将一匹匹养家糊口的布料做出。

 



版权为 红安网 www.redhongan.com 鄂ICP备18020062号-1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主办: 中共红安县委 红安县人民政府 承办:红安县融媒体中心(红安传媒集团)
新闻热线:0713-5182570 E-mail:redhongan@163.com
地址:湖北省红安县红金龙大道广播电视大楼 邮编:438400 
Copyright © 2007-2018 redhong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鄂公网安备 42112202000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