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安网消息 3月29日傍晚,喻学珍照例来到第三村民小组邓显梅家,帮助辅导她家两个孩子作业,让她好安心在外挣钱。2021年换届当选为永佳河镇永河村妇联主席的喻学珍为留守儿童办实事,甘当留守儿童的守护者的感人事迹在当地被传为佳话。
永河村属于镇中村,社区人口多,留守儿童也比较多。这些孩子们基本都是由年迈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亲友照看,他们更需要有人关爱和照顾。近年来,喻学珍采取多种形式,给留守儿童营造了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被家长们誉为留守儿童生活的知情人、学习的引路人、成长的保护人,更是留守儿童的守护者、筑梦人。
残疾儿童的爱心妈妈
永河村留守儿童余汇平先天智力一级残疾,父母早年离异,父亲常年外出务工无暇照顾她,便长年由年迈的爷爷照顾。爷爷年老隔代教育显得力不从心,余汇平便成了喻学珍重点关心和呵护的对象。有一次,余汇平的爷爷急急忙忙跑到永河村村部找喻学珍。看到这位爷爷跑得满头大汗,她连忙说:“您别急,有什么事慢慢说”。原来余汇平闹情绪不肯去上学。喻学珍连忙放下手上的工作,去超市买了一个新书包、一些零食和漫画书送给余汇平。经过交心谈心,发现余汇平不上学的原因原来是在学校小朋友都不愿意跟她玩耍,有些同学还骂她傻。于是喻学珍立即跟余汇平的班主任电话反应情况,老师也第一时间赶到余汇平的家中了解情况。在她和老师的共同努力下,余汇平终于背上新书包高高兴兴的和老师一起走进了校门。当余汇平的爷爷看到孙子走进校门,紧紧握着喻学珍的手流下了高兴的泪水。自此以后,喻学珍经常到余汇平家为她辅导作业,教她做一些简单的家务,余汇平也变得越来越开朗。有一次辅导余汇平作业后,孩子情不自禁的说:“谢谢你!妈妈”。
淘气孩子的引路人
喻学珍为掌握村里和社区儿童的生活、家庭和就学信息,她定期开展信息排查,建好一人一档。为了干好这项工作,她还学习了《未成年人保护法》、防溺水知识等,对监护人进行法律、法制宣传,定期开展走访了解,特别是关注帮助淘气、残疾儿童,让孩子们能够健康快乐成长。
父母早年离异的耿玉航,父亲常年在外务工,他便一直跟随奶奶曹年姣一起生活。奶奶智力残疾,有点痴傻。耿玉航15岁上初中的时候,正处于叛逆时期的他经常不认真听课,还顶撞老师,根本不服管教。班主任老师多次劝说,利用家访等形式教育都不见效,一直没有好的办法。喻学珍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约好班主任一起到家中做工作。由于孩子有逆反心理,始终无法沟通,几次做工作基本没有什么效果。喻学珍暗自下决心道一定要把这颗弯树直起来,成为有用之才。在以后的日子里,她时不时到其家中坐坐,带些吃的、喝的,趁机与他拉近关系。经常讲一些关于他父亲打工辛苦赚钱养家的故事,讲奶奶年纪大照顾自己都存在困难,问他自己的所作所为对得起爸爸和奶奶吗?如果继续这样下去,那不仅给自己,也会给家庭带来危害,路走错了可以绕回来重走,人生走错了就没有后悔的余地了。经过多次交流,耿玉航渐渐敞开心扉,愿服从老师的管教,并走上了正路。目前,耿玉航在红安县技工学校读高二。
孤困儿童的守护人
孩子的心是脆弱的 遭受家庭变故的孩子会出现自我封闭、排外、孤独、忧郁现象。这些孩子不愿提及自己的家庭,也不想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如果通过冒昧的家访说不定会适得其反,对孩子造成更大的伤害。于是,喻学珍采用独特的方式方法对父母离异的孩子进行交流沟通,让他们走出自卑的阴影。她利用周末放假时间联系静远社工工作人员,为留守儿童搞活动。每次开展活动的时候,她总要买许多吃的、喝的,还有一些玩具和书籍,把留守儿童聚到一起开展活动。
活动中,喻学珍首先在电子屏幕上写上“请关爱留守儿童”几个大字,告诉大家什么叫“留守儿童”。然后她说:“孩子们,不管是父母在外打工,还是离异,抑或是双亲有一个或两个都不健在了,这其中的过错都不在你们。你们可以伤心难过,但决不能自卑,不能有心里压力。能坦诚的告诉我,你们是这样的孩子吗?如果是,请举手”。在喻学珍的动员下,一只只小手怯怯地举了起来。于是,她趁热打铁地说“没有父母陪伴的日子,你们是多么的不容易啊,我打心眼里佩服你们。你们有什么烦恼,有什么困难可以跟我说说吗?让我们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在一片掌声中,尹章成说:“我和奶奶一起生活,爸爸妈妈离婚几年了,爸爸长期在外面打工,我好想我的妈妈!”喻学珍急忙跑上前去将孩子搂入怀中,激动的说“我就是你的妈妈。”接着孟鑫锐说:“我也是由奶奶照顾,爸爸妈妈常年在外务工,经常没完成作业挨老师的批评。不是我不做,而是我不会做。”她立刻告诉孟鑫锐,以后不会做的作业随时都可以找她,小鑫锐听到后高兴地跳了起来。接下来每位小朋友都把心中对父母的期盼说了出来。喻学珍也逐一对每位孩子的父母进行了电话沟通,请他们多跟孩子联系,驱走孩子们心中的阴霾,让他们越来越自信,这样孩子们才能健康成长。喻学珍经常关心孤困儿童健康成长,被大家称为孤困儿童的守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