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安网消息 位于大别山南麓,海拔高度在840.5米的红安县老君山产茶历史悠久,盛产的茗宿老君眉茶更是先后荣获国际名茶金奖、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湖北名牌、湖北省十大经典名茶等多项荣誉。阳春三月,漫山的茶树吐露新芽,茶农们纷纷趁着大好春光采摘明前茶,而优质的税收服务正如和煦的春风吹送着缕缕茶香飘向五湖四海。
一片叶子 带富一群茶农
走进红安县金牛山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茶园里,满眼翠绿,一排排茶树排列整齐,错落有致,茶农们有说有笑的忙碌在郁郁葱葱之间。
王先生夫妻俩便穿梭在这采茶大军中,他们家住华家河镇双河村,每年这个时候总能接到茶园老板的采茶邀请电话。 “今年早茶开采了,我们夫妻俩每天能挣三四百,既能在家门口工作,还能赚钱改善生活,生活越过越好啦!”王先生开心的说道,“每天都有附近村民受邀在这里采茶,平均一天收入能达到一两百元哩!”
据了解,红安县金牛山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依托“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实现了分散生产与规模化加工有机结合,不仅促进了企业健康发展,更是让农民群众实实在在增收。
“茶叶作为增收致富的‘金叶子’,能够带动茶厂和附近村民增加收入,我从心底里高兴。前两天税务部门上门开展政策宣传,听说今年的许多税费优惠政策都延续优化了,真是太好了!” 红安县金牛山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喜上眉梢,去年他的合作社享受税收减免4万余元。
一个茶园 带火一方文旅
“周末时间短,也来不及远游,就带家人过来体验一下茶园旅游。”前来老君山游玩的张先生说。
三月春回,老君山迎来了“颜值巅峰”,山上各色的山花次第开放,一排排青翠欲滴的茶树错落有致,目光所至皆是红花绿茶,在徐徐春风中摇曳生姿,形成独特的山间美景。这为发展“茶+旅游业”提供了重要条件。近年来,在培植壮大红安茶叶品牌的过程中,当地政府更是探索发展茶旅文化,以茶兴旅,以旅促茶,积极推进茶旅融合发展,茶园观光游也逐渐火出了“圈”。随着茶园观光的“大热”,越来越多的农户还在家里干起了农家乐。
“每天过来吃饭的游客虽然不是很多,但在旺季,平均每天也有500多块钱的收入,再加上近年来国家对小规模纳税人和餐饮业有着很大力度的税费优惠,我们的发展也越来越好了!” 红安县兴莲农家乐老板赵先生说。
一缕茶香 带动一批企业
红安县地处大别山南麓,年均降水量1116.2毫米,土壤呈酸性,富含多种矿物质,具有发展绿色、有机、高端的高山茗茶条件,从而催生出了一批优质茶企,红安茶产业也因此蓬勃发展。
湖北裕德茶叶有限公司就是众多优质茶企中的一员。“我们茶叶种植面积有800亩,主要加工品种有白茶、乌龙茶和绿茶。”湖北裕德茶叶有限公司负责人周先生介绍,“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我们的产品在美国、加拿大等欧美国家都有市场,年产值在1000万元以上。”
湖北裕德茶叶有限公司的茁壮成长是红安茶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2022年,红安茶被确定为红安县六大产业链之一,茶叶更是红安县“1+5”特色主导产业。据了解,红安县茶叶种植面积已达6.6万亩,总产量0.239万吨,全县共有茶叶加工厂130余个,年加工能力1300万吨。
茶产业的又好又快发展,得益于茶农和专家们的努力耕耘,也得益于税务“店小二”在背后默默浇灌着税惠“养料”。近年来,为助力茶企发展,红安县税务局组织“涉农服务团队”和“店小二服务专员”,梳理整合小微企业税收优惠、农副产品免税等各项政策,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为农企、农户提供便利服务,帮助茶企“减负”。“这几年的一系列税费优惠政策为我们提供了有力支持,公司得以雇佣更多采茶工,这也为我们抢占茶市场赢得了先机。”周先生说。
一茶接地,厚土生金。从“一片茶叶”到“一方茶业”,饱含着60多万老区人民的“共同致富梦”。“我们将不折不扣地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持续做优做实税收服务,深度聚焦市场主体需求,密切关注茶、旅、文一体发展,用‘税力量’托起老区人民‘共同致富梦’,全方位助力红安茶韵历久弥香。”红安县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汪晓方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