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安网消息 人勤春来早,实干启新程。1月30日上午,2023年全县三级干部大会在县融媒体中心演播大厅召开,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贯彻全省加快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会议精神,总结成绩,表扬先进,安排部署今年重点工作,动员全县上下强信心、稳增长、防风险、推改革、惠民生,奋力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努力建设大别山红色中心城市,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红安篇章。红安县委书记刘堂军出席并作主题报告,县委副书记、县长胡广主持会议,王映辉、张治祥、张凤珍、高伟、余宏波、杨俊、陈威、熊谷、熊孟元、韩琼、阮璘、刘晓军等全体副县级及以上领导,各乡镇(场、处)党政主职,县直单位主要负责人,税收突出贡献企业负责人参加会议。
刘堂军指出,过去的一年,全县各级各部门面对疫情、灾情和经济下行等多重压力,发扬不胜不休的斗争精神,各项工作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202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也是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后的奋进之年,全县上下要以“大抓发展”为主题,以“实干争先”为主线,统领全县各项工作。要坚定发展信心,敢为人先。在登高望远中把准方位,锚定“建设大别山红色中心城市”目标定位,认真答好“红安在哪里”“红安有什么”“红安怎么干”的时代问卷,增强硬实力,提升竞争力,扩大影响力,努力从“边缘化”走向“功能化”,从“外延圈”走向“核心圈”;在争先创优中追赶先进,“远学当阳,近比浠水”,主动在全市全省乃至长三角的大格局中去定坐标、选标杆、找对手,努力向更高目标看齐、朝更高定位进发;在稳扎稳打中实现目标,保持工作定力,先干不争论、先试不议论、先做不评论,切实以强大的定力换取发展的动力。
刘堂军强调,要聚焦第一要务,实干争先。在高水平流域治理上实干争先,坚持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以流域治理统筹推进“四化”同步发展,编好规划,守牢底线,统筹推进,努力走出“红色老区、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在高质量项目建设上实干争先,围绕“稳增长”,全力以赴大干项目,围绕项目比进度、比力度、比效度。重点看招商成效好不好,集中力量招引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优质项目,力争全年新引进重点产业项目40个以上、实际到位资金65亿元以上,同时,也要强化“支持本地企业再投资也是招商”的理念,鼓励本地优质企业扩大再生产,把好项目留在红安、把根留在红安;看争资融资力度大不大,向上要加大争资争项力度,对内要重视和加强财源建设;看项目落地快不快,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全过程为项目保驾护航,加大土地、用能、排污等指标统筹力度,能早尽早、能快则快。
在高能级平台建设上实干争先,以高新产业园、乡镇产业园、国有平台公司为主体,把平台提档升级作为大事来抓。“以增为进”,统筹工业化与城镇化,进一步完善高新区生产生活配套设施,强基固本,新增工业用地2000亩以上、解困盘活厂房面积3万平方米,进一步做大“增量”,推动千亿园区实至名归;“以退为进”,继续实施“低产企业出清行动”,完善出清退出机制,实现“腾笼换鸟”;“以转为进”,继续转型升级,大幅提升全社会研发投入,确保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家以上,力争科技创新综合指数进入全省三类县市上游。
在高标准营商环境上实干争先,树立“企业提质增效就是政府实干成效、群众合理诉求就是干部工作追求、百业兴旺成长就是地方持续增长”的理念,进一步加大便民利企力度。坚持以企业需求为第一信号,把服务企业的工作做在企业最关键、最急迫、最要紧的地方和时候,让企业感受到“雪中送炭”的温暖、“雨中打伞”的贴心;坚持以降本增效为第一导向,着力解决企业物流成本、用能成本比较高,涉企业务审批手续比较复杂繁琐,资金、人力等生产要素流通还不够顺畅等问题;坚持以群众满意为第一标准,畅通企业、群众意见建议反馈渠道,倒逼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提质增效。
在高颜值城镇建设上实干争先,继续以“五城同创”和擦亮小城镇为抓手,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既要面子、又要里子,全面推进城镇建设提档升级。重点彰显城市之美,持续推进洁化、绿化、美化、亮化工作,确保高分通过省级卫生城市复查验收;彰显生态之美,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清废四场战役,力争在全市率先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彰显文明之美,以省级文明城市创建为抓手,不断提高市民文明素质,让每个人成为城市的风景。
在高层次乡村振兴上实干争先,大兴产业,大力发展以红安苕为主导的“1+5”特色农业产业,扩面积、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突破性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共建家园,充分运用共同缔造理念,让人人都成为参与者、建设者、受益者、共享者;促进增收,坚持“一村一策”规划发展路径,探索一系列资源开发、资产经营、产业带动等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健全联农带农机制,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在高起点文旅融合上实干争先,全力抓创建,锚定“5A授牌、红培提质、文化正名、精神入谱、项目建设”等重点任务,确保如期成功创建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国家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和黄麻纪念园5A景区;统筹抓融合,强化“红色旅游+”理念,推动红色旅游与农业、教育、科普、康养、乡村振兴等融合发展,让老区变景区、产品变商品、民房变民宿,努力把“基因红”变为“发展红”;聚力抓品牌,打造“黄麻起义策源地·中国第一将军县”文化品牌,加快武红高速红色驿站、亮剑大别山军事文化旅游度假区、南斗天湖国际旅游度假区等重点项目建设,着力打造一批旅游产业品牌。
刘堂军强调,要继续推进乡镇和部门“五个一”工程,乡镇主要围绕“引进一家投资过亿元企业、服务一家企业纳税增加100万元以上、发展一片农业示范基地、打造一个乡村振兴或共同缔造示范点、建设一条示范街”展开;县直部门主要围绕“服务一家企业纳税增加100万元以上、向上争取一批项目、新增一家“四上”企业或服务协助一家企业成立红安销售公司、协助驻点村建成一个共同缔造示范点或200亩以上的农业产业示范带、至少一项工作在省市创先争优”展开。
刘堂军最后要求,要发扬斗争精神,一马当先。深化思想大解放,推进能力大提升,推动作风大转变,从“小”的狭隘中解放出来,牢牢锚定“融入大武汉、永葆红安红”的目标定位,放开手脚、大干一场;从“等”的依赖中解放出来,以主动作为赢得机遇、赢得优势、赢得未来;从“怕”的枷锁中解放出来,努力营造起“干部敢为、基层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的强大气场。强化责任意识、标准意识、廉洁意识,高举发展大旗,坚定必胜信心,瞄准新目标,铆足新干劲,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工作作风,突出重点拼经济,实干争先促发展,为湖北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贡献红安力量。
胡广要求,要进一步在经济发展上聚焦,千方百计扩大有效投资,千方百计提振消费,千方百计做大做强红安主导产业,千方百计增强发展信心,主动对标对表新的县域发展指标,以起步就是冲刺精气神,抓紧谋起来、抓紧干起来、抓紧跑起来,干出更多红安精彩。要树立鲜明的干事创业导向,坚持谋深谋实,注重项目化落实,围绕“流域综合治理、重大项目建设、高能级产业平台、优化营商环境、城镇建设、乡村振兴、文旅融合发展”七项工作重点,着力抓好“地区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一般公共预算”五项重点经济指标,抓实“泛家居、新能源新材料、绿色建材和装配式建筑、现代农产品加工和食品加工、红色旅游”五大主导产业,全力推进“政府工作报告浓缩的100个具体工作任务、100个续建项目、100个政府性工程项目、100个产业化项目、100个乡村振兴和共同缔造项目”五个一百工程,持续推进乡镇和部门“五个一”工程;坚持制度创建,注重机制化落实,坚决摒弃“不分重点和主次、不分责任笼而统之、不分效率高低和时间节点”,建立“核心经济指标、重大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向上争资争项、优化营商环境”五大工作调度机制,一月一调度,双月一结账,半年一拉练;坚持结果导向,注重科学化考评,对标省市对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考核指标体系,结合红安实际,完善七大指挥部、乡镇、部门、政府平台公司的绩效考核办法,坚持闭环管理,硬账硬结,奖优罚劣,坚决以结果论英雄,一步一个脚印来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奋力夺取“开门红”,坚持“干”字当头、“实”字为先、“成”字为要,重点抓好企业复工复产、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四上”企业进规入限和市场主体培育、新的工业增长点培育和城管会战六项工作,争取主要经济指标全年“高开高走、高开稳走”,坚决夺取首季“开门红”,为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红安篇章而努力奋斗。
会上,王映辉宣读《2022年度全县综合实绩考核情况通报》、《关于2022年度荣获国家、省、市级表彰表扬单位的通报》;高伟宣读2022年度税收突出贡献企业名单,通报2022年乡镇“六五两”对手赛排名情况;2022年度税收突出贡献企业代表湖北中烟工业有限公司红安卷烟厂、湖北强大包装实业有限公司负责人,乡镇(场、处)“六五两”对手赛A类排名第一的城关镇和B类排名第一的七里坪镇负责人,综合实绩考核优胜单位代表高新区负责人依次作典型发言。
县融媒体中心通过红安综合频道对会议进行现场直播;各县直单位、二级单位、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乡镇(场、处)、镇直部门、村(社区)在分会场收听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