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红安概况    新闻中心  红安视频  经典红安  招商引资  红安党建  文化旅游  专题网站
一碗豆腐渣将儿引回家 16年后母子重逢似梦中 记父亲李少清千里跃进大别山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2-10-13 21:50    作者:马建清 李远勤    来源:.


李少清同志

(1917.11—2000.12)

父亲李少清湖北省红安县人, 1931年4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1936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9月被授予大校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79年任浙江省军区顾问,1988年7月荣获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终年83岁。

1947年8月9日,根据党中央和毛主席战略部署,刘邓首长决定乘敌合击部署尚未完成之际,出其不意,提前南进,跃进大别山,并要求各部队以破釜沉舟的决心,不要后方,义无反顾,坚决勇敢的完成党中央和毛主席交给的这一光荣艰巨的战略任务。

从鲁西南到大别山相距千里,途中须经陇海路、黄泛区、沙河、涡河、汝河、淮河等障碍重重,刘邓首长决定4个纵队取宽正面兵分东中西三路向南疾进,其中,中路由中原局、野战军指挥部和陈再道2纵、杜义德6纵组成,沿虞城、亳县、界首、项城、临泉之线以西,经息县以东渡过淮河,直奔大别山腹地。

在这次千里跃进行动中,在野司和纵队首长指挥下,六纵18旅为中路前卫部队,所属52团为先锋团,此时,父亲李少清为该团团长兼任政委(同志们还是习惯叫他李政委),历经20天,行程1000余里,以“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大无畏精神和英勇顽强敢打敢拼的战斗作风,趟过黄泛区、过沙河、血战汝河、险过淮河,征服山水险阻,战胜围追堵截,护卫刘邓首长及领导机关和大批地方干部,胜利地完成了党中央和毛主席交给的千里跃进大别山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战略任务。

我军进入大别山的当天,8月26日,刘邓首长即决定趁敌追堵部队被甩在淮河北岸,大别山敌兵力空虚的有利时机,迅速实施战略展开。6纵16、17、18旅奉命在鄂东迅速抢占中心地区十几个县,坚决肃清反动民团武装,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充分发动群众,建立地方工委,义无反顾创建大别山根据地。

8月27日开始,根据野司部署我6纵以18旅为前卫,首克光山、经扶(新县)、麻城;相继占黄安(红安)、新洲、大悟(礼山)、黄坡;复以东取罗田、英山,并沿长江横扫浠水、黄冈、蕲春、广济、黄梅、宿松。至9月16日短短20天内,我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先后攻克11座县城及一些乡镇,歼灭敌伪土顽2000余人,其中俘敌500余人,缴获枪支400余支,摧垮当地反动政权和地方民团,狠狠打击了反动势力。

6纵的许多指战员,包括纵队、旅、团等首长大部是在这块土地参加红四方面军的老红军,当时大多数都是十几岁参加了红军,长征时离开了大别山,以后再也没有回来过,阔别家乡近20年了。这时,他们又走在自己家乡的土地上百感交加,心里都默默说到:“爹、妈,我们回来了!”只因部队刚到大别山实行战略展开,军情紧急,战斗频繁。就连6纵杜义德政委、16旅尤太忠旅长、17旅李德生旅长、18旅肖永银旅长等首长也都是过家门而不入。

因年年战争经济萧条,家家户户已是破烂不堪,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穷。一天夜里52团行军到了黄安(红安),住在一个村子里,部队没吃的,也没钱了,骑兵通信员小屈见政委李少清饿得不行,就跑到一家磨豆腐的老乡家说:“老乡!我们是解放军,就是当年的红军,现在没吃的了,能不能给我们些豆腐渣?”老乡给了他一大瓢,小屈忙拿回来,也没撒盐就端给了政委李少清吃。李少清狼吞虎咽地吃了下去,完后说道:“好吃!好吃!在哪里搞的?”小屈说:“是老乡给的。”李少清笑呵呵地说:“我家从前也是磨豆腐的,走!咱们去看看。”到了老乡家,看着那破破烂烂的房子,李少清心中咯噔一下,愣了许久回顾道:“这不是我家吗?!”说着就跑了过去,一看果然就是自己的老家,仔细一辩认那位老乡就是他弟弟植信啊!两个人抱在一起大哭起来,哭声也惊动了屋里的人走出门来。

李政委回头一看,顿时惊呆了,站着眼前的分明是我朝思暮想的母亲。16年了,母亲那饱经风霜的脸又黑又瘦,颧骨高高凸起,满脸的皱纹又深又长,似乎里面埋藏着说不尽的痛苦和辛酸,母亲原地不动地站着,她那一双毫无光泽的眼睛惊讶地打量着,满头的白发凌乱地当风飘散,过了很久她也不敢上前相认。李政委14岁就跟红军走了,如今已过去了整整16个年头,已由一个放牛娃变成了而立之年的团领导了。

“妈!我是植志啊!”

“扑通”一声李政委跪在母亲面前,母亲张开双臂一把抱住他已是泣不成声。

“老四啊!你还活着?”

“老四啊!妈盼了16年,可把你盼回来了呀!”

“红军这回不会再走了吧?!”

李政委拉着母亲的手说:“妈,你就放心吧。我们这会回来就不走了,就是要把反动派彻底打倒,把从前被白狗子搞垮的苏维埃政权重新建立起来,要让我们大别山和全国的老百姓永远都过上好日子!”

在昏暗的油灯下,全家人一夜未眠。讲述了李随红军走后,因反动派对红军家属追杀和担惊受怕,父亲和三哥植礼相继病故。又得知这时30岁的李政委已改名叫李少清,当上了刘邓大军的团长,已在太行山根据地成了家,并有一女一男两个孩子。一家人悲喜交加,不知如何是好的母亲,不断的给墙头上的菩萨作揖磕头,嘴里不停的念道:“谢谢菩萨,谢谢老天爷!”

“妈,我们解放军不信这个,要谢就谢共产党!谢毛主席!”

“对对对!谢谢共产党!谢谢毛主席!”

此时,天已拂晓,李政委就要带着部队出发了,临走时找出一张自己当红军到陕北时的全身照片留给了母亲。全家人站在村头望着从晨雾中远去的52团队伍,似乎觉得自己是在一场梦中,好长时间没回过神来。

此后,母亲把儿子的照片一直揣在怀里,不时拿出来端详,不停地为儿子祈祷。最后,还是家人做通了母亲工作,怕被国民党兵搜出来杀了全家,就藏在屋顶的瓦片下。直至解放后多年由五弟植信交给了四哥李少清政委,并讲起了这段照片的故事。

(该照片为父亲李少清长征到达陕北后,于1937年甘肃省镇原县平泉镇准备随一二九师北上抗日时的留影。此时年仅19岁)

随着大别山根据地形势的发展,成立统一领导的根据地大区的条件逐步成熟。10月中旬,中原局、中原军区发出《关于放手发动群众,创建大别山解放区的指示》,决定建立县、区、村(行政村)三级爱国民主政府,并成立鄂豫、皖西两个区党委和军区。刘邓大军犹如一把利剑,深深插入敌人的心脏,调动和牵制了大量敌军,配合全国战场转入进攻,实现了党中央把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的战略决策。

 



版权为 红安网 www.redhongan.com 鄂ICP备18020062号-1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主办: 中共红安县委 红安县人民政府 承办:红安县融媒体中心(红安传媒集团)
新闻热线:0713-5182570 E-mail:redhongan@163.com
地址:湖北省红安县红金龙大道广播电视大楼 邮编:438400 
Copyright © 2007-2018 redhong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鄂公网安备 42112202000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