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安网消息 为贯彻落实红安县《关于开展“五进”湾组、深化党建引领活力乡村建设的实施方案》,弘扬“支部建在连上”的优良传统,将党组织的“神经末梢”延伸至居民湾组,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重心下移、坚持改革创新,高楼村以开展“五进”湾组为抓手,深化党建引领活力乡村建设,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乡村治理效能,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以党建为引领,全面促进乡村振兴。
组织设置进湾组,建好阵地“学起来”
高楼村组织机构健全,村两委下设14个村民小组长,2021年筹集资金建设党群驿站、红星驿站,为党建进湾组提供学习交流的主阵地,逐步形成了村书记带头学,村两委主动学,全体党员参与学的良好学习习惯。同时“两长四员一户”体系、村务监督委员会与村级党务、村务、财务三公开制度体系的建立,也更加促进了党建引领示范作用,高楼村党建工作得到了各级部门的好评。2021年以来,高楼村先后入围全省百佳村民委员会、村党支部获得黄冈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市域治理先进村、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成为红安县换届选举现场观摩示范点,村书记当选县人大代表。目前,高楼村正在全村范围内开展清廉村居建设工作,积极申报省级生态示范村。
党员管理进湾组,组织干部“动起来”
高楼村积极探索各类主题活动,各党小组按照划定的党员责任区定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带头做好村内清洁绿化工作,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借助湖北工业大学驻村工作队优势,党员干部为农民打通农产品销售渠道,鼓励农民增加种养殖规模,提高农民收入。截至目前,农产品销售额达37万余元。
村民自治进湾组,共谋产业“富起来”
高楼村以湾组为单位,健全“四会一队”村民自治体系,完善村规民约,实现村重大事项由村民们集体协商决定。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保粮食安全,走好乡村振兴道路,高楼村积极响应,召集全村党员群众集思广益,不搞大拆大建,不搞大投资大浪费,以农业发展为主导产业,确定今年的村级产业发展方向,流转闲置土地800亩,用于水稻种植,建立300亩油茶基地,并准备兴建70-100亩的桃园采摘基地,后期将引进社会企业加入到高楼村产业发展中,并向县乡村振兴局、高桥镇政府和湖北工业大学寻求帮助。
文明创建进湾组,生态乡村“美起来”
高楼村坚持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一方面打造“一年一湾组”村庄清洁行动和绿化美化行动,今年将对本村第十二小组李家田进行美丽乡村建设。另一方面以“学雷锋纪念日”、“清明节”等节假日为契机,大面积治荒种树,持续推进厕所革命、污水管网和生活垃圾源头分类,不断提升村民生活环境。同时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评选“文明家庭”、“十星级文明户”、“好婆婆”、“好儿媳”;引导“能人回乡”,村内现有湖北严宏生态农牧有限公司、红安县国兵养殖专业合作社、红安县高楼祥国丽种植专业合作社、红安县好友共享农庄等企业。积极选拔人员参与“红色故事”讲解比赛,村妇联主席陈成带头宣讲红色故事。各湾组经常性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倡导邻里互帮互助、保障村内生产生活安定有序,多年来高楼村无重大刑事案件发生、无越级上访现象,做到了小事不出塆组、大事不出村,村民生活幸福感不断提升。
公共服务进湾组,群众评议“好起来”
2021年,高楼村筹集资金,在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修建文化大礼堂,特别邀请红安县曲艺协会入驻高楼村,为村民定期开展晚会和非遗传承的培训工作,把传承传统文化、弘扬主流价值、丰富文体活动等主要功能有机结合在一起。
在高楼村主干道两旁布置固定宣传栏,定期开展以“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在高楼村文化广场,村民们经常开展球类运动、广场舞,播放电影等活动,湖北工业大学积极引导教师和学生团队到村开展红色寻访、乡村墙绘、线上资教、家电维修、家庭医生服务等各类活动,参与到高楼村公共服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