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红安概况    新闻中心  红安视频  经典红安  招商引资  红安党建  文化旅游  专题网站
余家岗村:党建引领促高质量发展 “三产融合”促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2-04-13 19:58    作者:陈良新    来源:上新集镇


红安网消息 余家岗村位于红安县上新集镇北端,坐落滠水河东岸,王姚线穿村过境,距镇区4公里,版面6200亩,其中耕地3475亩、林地1517亩、水域668亩。

余家岗村是共和国将军何德庆的故乡。近几年来,余家岗村立足地域特色,突出党建引领,大力实施乡村振兴,积极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持续加大美丽乡村建设力度,村容村貌发生明显变化,群众居住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社会治安秩序良好,村民的幸福指数逐年提升。

在余家岗村,境内上台线、王姚线像两条彩带穿村而过,周围郁郁葱葱的植被带给人们满眼的绿色,沿王姚线进村入口处矗立的巨石湾牌在绿草掩映下格外夺目,黄家上湾、下湾在春日的阳光下彰显亮美、洁净、舒适。自西向东,蜿蜒流淌的小河,层峦叠翠的青山,干净整洁的村道,错落有致的农家小屋,成堆码放整齐的柴火,黄家湾、栗林湾美绿亮风景线与王姚线一线穿珠……春日的余家岗村,呈现出一幅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画卷。

谈起余家岗村的发展变化,村党支书记何仔平介绍:“过去,余家岗村村民主要以粮食和蔬菜种植为生,住得生态,过得清苦,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正在让这里发生变化,我们村的主要突出两手抓三产融合助推乡村振兴发展:一手抓稳粮扩油,一手抓特色产业‘水蜜桃+油茶’种植,现在的余家岗村,坐拥绿水青山。村内碧水潺潺,沿河沿线村道周围植被繁茂,新修的汤家畈小桥流水与滠水河畔风光交相辉映,尽显风貌,令人神往。”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近年来,余家岗村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持续聚焦村容村貌提升、四边三化、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厕所革命”、生态环保及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等工作,广泛动员,积极部署,在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驱动下,余家岗村农村人居环境发生蜕变,漫步田间地头,移步换景的美丽乡村让当地群众喜笑颜开。春到四月,桃园花开,如火如荼,若诗似画。春天里,是最清爽的时节,余家岗村里好不热闹,不少游客前来观光游览,或辗转于黄湾桃园与村部红色教育基地,或三三两两驻足村史馆静心品味。这些在历史长河中不断积淀的文化遗存,通过修复设计,正被一一挖掘“唤醒”,重现光华,为红色美丽乡村文化振兴注入红色活力,不断夯实乡村振兴的政治根基。

加强党建筑牢基层阵地建设

余家岗村党支部以“支部主题党日”活动为载体,借助学习强国平台、村党员微信群,组织全村党员学习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持续提升党员服务群众能力,持续提高党员干部遵纪守法、学法、用法的意识;该村支部下设6个党小组,落实“两长四员”工作责任制,党支部引领“两长四员”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改扩建党员活动室,推进“党群中心+综治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村史馆+党建进湾组”基层党建阵地一体化、规范化、现代化建设,做到村的各项活动有阵地、有基地、有牌子,不断提升党支部的核心作用、战斗力和凝聚力。村支部对每名党员设岗定责,积极开展党员户挂牌行动,让全村65名党员亮身份、亮承诺、亮行动,对接帮扶农户,为群众办实事,激励党员责任担当、服务意识和示范作用。村“两委”带头做示范,打破8小时工作制,全村党员纷纷成为“打扫环境的卫生员、铜锣联防的巡逻员、乡村振兴的“五个员”(宣讲员、建设员、调研员、研究员、服务员)。余家岗村党支部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实践活动,强化党员管理,创新工作机制,学习内外兼修,组织党员到七里坪长胜街、县烈士陵园和蔡申熙烈士纪念亭园等革命遗址开展红色党史学习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党员积极参与村组建设,组织党员、志愿者参加余家岗村自然湾组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该村以建设余家岗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载体,壮大志愿者队伍,积极参与配合村的森林防火、疫情防控、村庄整治和平安建设等各项工作。

发展特色产业壮大集体经济

近年来,余家岗村围绕经济建设和“三农”工作,推进三产融合发展,加大农业投入力度,改良500亩油茶基地,引进江苏老板流转土地千余亩,建设一个桃园产业基地,发展种植水蜜桃、黄桃,优先吸收脱贫户入园务工,参加果园的整枝、灭芽、除草、施肥、套袋等工作,基地运作以来,带动脱贫农户每户增收两千余元,巩固了脱贫成效,同时村集体经济收入每年持续增长。


实施人居环境整治美化家园

该村充分利用人居环境整治及惠农政策,大力推进人居环境和美丽乡村建设。全村9个自然湾道路全部硬化,便民小道接通每一户门囗,各湾都装有路灯,做到村民出户雨天脚不粘泥,晴天脚不沾灰,极大方便农户出行;“厕所革命”已改造农户三隔化粪池167户,建污水管网3千米,高标化粪污水处理池2个,新建水冲式卫生公厕2座。2021年,新增建设栗林湾污水管网工程,惠及农户56户,埋污水管道1100余米,高标化粪污水处理池1个。通过连年的不断整治建设,全村人居环境、卫生面貌极大的提升。该村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四边三化”工作,余黄田至小河湾主干道、全村所有道路和湾组空荒地(非粮化、非农化)都已全覆盖种植花草,补植一批香樟、桂花和红叶石楠等绿化苗木,美化绿化提升村庄环境。村两委积极安排做好全域环境卫生,每天由专职保洁员进行清扫各湾组卫生保洁区(自然湾沿线道路、文化广场、公厕和家门口塘边等),垃圾实现定点存放,定时转运。进一步深化“河长制”管理工作。村两委组织党员干部、志愿者开展每周末清河行动常态化,将村域滠水河域环境保护治理工作推向深入,保护村域环境,促进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

大力度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

余家岗村在上级党委、政府、综治、政法部门及县直驻村乡村振兴工作队的合力支持下,把平安文明建设贯穿于社会治理的各个方面,增强法治思维,加强法治保障,推进政治引领、法治保障、德治教化、自治强基、智治支撑的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村聘请专业法律顾问,推动法治工作重心下移、力量下沉。深入推进法治乡村建设,创建自治、法治、德治示范村。设置村警务室、综治办公室、矛盾调整室、成立铜锣联防队等基本功能机构,加强法治阵地建设。坚持“三必到、五必访”的工作制度,及时化解村级内部纠纷和矛盾,充分利用“雪亮工程”监控平台,在村进出五个主要路口安装高清监控探头,配备专机网加强网格化管理日常工作。充分发挥村铜锣联防队的作用,定期到各湾组进行夜间巡逻,全村广大群众的安全感得到极大提升。充分利用村民微信群推送普法知识,宣传法律法规,让全体村民参与其中,营造村民学法、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用法的法治氛围,多年来村未发生上访群访事件,群众满意度极大提升。

开展平安文明创建活动中,余家岗村以建设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载体,夯实自治基础,深化法治教化。该村村史馆记载村改革变迁和发展,传承余家岗村优良的民风民俗,每年开展星级文明户、好媳妇、好婆婆评选活动,以榜样弘扬文明新风,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造守法、守德、守贤的良好文明村庄。

驻村工作队基层一线显担当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美丽乡村、处处皆景。余家岗村栗林湾位于王姚线路边,湾间绿树成荫、青山环抱。近日,驻村工作队队长薛文来到栗林湾绿化亮化工地同民工攀谈起来。

栗林湾是王姚线地段余家岗村绿化亮化重点建设项目。2021年,红安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入驻余家岗村工作队,开展乡村振兴帮扶工作。驻村工作队长薛文说:“我们通过党建活动凝聚人心、汇聚发展合力,村党支部村委会班子整体战斗力强而又强,干事创业积极性持续提升。同时,进一步完善和创新管理机制,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等实践活动,余家岗村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不断得到有效发挥。”

为了扎实做好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驻村工作队协同余家岗村“两委”深入农户,对全村155户脱贫户、边缘户,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及安全饮水进行入户大排查,落实帮扶政策,了解生产生活及劳动就业人口情况,认真做好脱贫户、边缘户信息采集,帮助解决农户的实际困难。常态化召开“户主会、场子会、院子会”,大力宣传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各项政策,提升群众的满意度。协助余家岗村以“油茶+水蜜桃”基地为基础推动绿色产业发展;加强何德庆将军故居小河湾整体规划,发展红色旅游;工作队与村“两委”沟通,实地调查,指导村科学制定村庄规划编制,协助村落实栗林湾污水管网自治、汤家畈危桥重建项目的实施,协助余家岗村做好各类政策宣传、入户开展宣传疫情防控、森林防火、平安创建等各项日常事务工作。

 



版权为 红安网 www.redhongan.com 鄂ICP备18020062号-1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主办: 中共红安县委 红安县人民政府 承办:红安县融媒体中心(红安传媒集团)
新闻热线:0713-5182570 E-mail:redhongan@163.com
地址:湖北省红安县红金龙大道广播电视大楼 邮编:438400 
Copyright © 2007-2018 redhong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鄂公网安备 42112202000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