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安网消息 一个总面积仅有13.7平方公里的国营火连畈茶场,曾吸引了董必武、李先念、江泽民三位国家主席的目光,传为一段佳话。今天,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乡村振兴的画卷徐徐展开……
集体经济项目显成效
火连畈村是火连畈茶场的一个行政村。从高空俯瞰,片片茶田相连,新农村小院错落有致。每到采摘季节,村民全家老小齐上阵采摘茶叶,一派生机盎然。
杀青、揉捻、烘干……在火连畈村级茶叶加工厂车间,制茶机器不停运转,制茶师傅忙个不停。每天茶农们把刚采摘的鲜叶,第一时间送到车间进行加工,打包装好,之后销往全国各地。
夜间茶叶加工忙
一旁,村支部书记汪昆背着双手,盯着转动的机器。最近一段时间,这位“当家人”一直都是连轴转,白天要忙于村里的日常工作,基层党建、森林防火、安全生产、疫情防控,还要收购茶叶,晚上还要盯着茶叶加工,着实有点疲惫。但一想到能为村集体和村民增收,汪书记又精神抖擞。
2019年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在县委组织部的支持,火连畈村争取省管党费扶持资金50万元,对村办企业桃子山茶叶加工厂厂房进行改造,对设备进行更新,加工厂由村集体统一经营,年可生产高档茶5000余斤,创产值200余万元,当年即为村级集体经济增收3.6万元,2020年为村级集体经济增收12.6万元,2021年为村级集体经济增收15万元,集体经济项目效果明显。
每天下午,村民到村级茶叶加工厂出售当天采摘的茶叶
当前鲜叶收购价30元每斤,一天采摘10斤,轻轻松松就能挣300块钱。在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同时,村级茶叶加工厂还通过收购村民鲜叶,在加工厂务工等方式,带动村民家门口增收致富。
生态茶托起乡村振兴梦
火连畈茶场有集中连片生态茶园面积3100亩,近年来火连畈茶场党委始终把茶叶产业作为火连畈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深化走龙头企业带动、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品牌化销售、产业化富民的绿色发展之路。目前全场有茶叶龙头企业2家,规模化种植大户10户,标准化名优茶生产线8条,绿碎茶生产线3条,绿茶生产线5条,袋泡茶生产线1条,茶叶品种从过去单一的红安茗茶到如今以紫云剑豪为代表的绿茶、红茶和以金银潭为代表的袋泡茶等6个畅销品牌,实现家家有茶园,户户茶叶收入不低于万元,2021年,全场村民人均纯收入突破1.3万元。
目光不止于此,火连畈茶场还将着力打造茶文旅小镇,推动三产融合发展,实现场区变景区、茶园变公园、茶山变金山。2022年,启动了火连畈小公园改造,总投资300余万元,扩建改造提升公园面积15000平米,栽种各类绿化树木花卉草坪,建设党建文化长廊和群众活动小广场、人行便道,安装路灯,打造小景观,为群众建设一个舒适惬意的休闲活动场所。
火连畈新农村门前小茶园
同时改造新农村门前小茶园,将门口原杂乱无章的菜地铲除,种植具有经济效益的茶树,由村集体统一栽种茶苗10万余株,实行村栽户管户受益的模式,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有机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