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安网消息 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杏花乡两道桥村深入践行“共谋、共建、共评、共享、共管”理念,着力激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设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美丽宜居的新家园。
干净、整洁,这是杏花乡两道桥村给人们的第一印象。冬日的骆家湾,干净的村道,整洁的农家庭院,从这种由表及里透出来的干净整洁中,看出两道桥村在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中取得的实实在在成效。
两道桥村村民耿宁英说:“以前这个塘里面很脏,后来把里面的淤泥清理了,在周围驳了岸,又好看,塘也干净。”
71岁的耿宁英老人在这里生活了40余年,村里一点一滴的变化,她都看在眼里。早些年,村里可不是这样,门前塘的水脏了没人管,废弃的塑料袋乱扔,她洗衣服时用了多年的棒槌也闲置了。
两道桥村村民骆友平说:“村里提出对我们湾的美丽乡村进行建设,群众积极响应,第一时间成立了理事会,投资投劳配合村里基础建设,两天就把湾里破旧的猪圈房屋都拆除了。”
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群众筹资50万元建设文化活动中心。湾子里,池塘外围硬化了,池水净化了,耿奶奶又拿起了棒槌。
杏花乡两道桥村党支部书记骆燕兵说:“整个项目建设我们是秉承着“五共”理念,共谋、共建、共评、共享、共管,建设之初,我们在湾里多次召开场子会、群众会,将他们的想法和意愿结合村的总体布局,以及湾里地势地貌进行了共同谋划,项目建设好移交给他们自行管理,共同享受美好乡村带给他们的福利,群众幸福指数大大提升。”
骆燕兵所说的“共谋、共建、共评、共享、共管”理念,在骆家湾美丽乡村建设中得到充分体现。目前,骆家湾整湾推进项目建设内容全部完成,正在进行另一个湾子刘家榜的整湾打造,让全体村民享受共建成果。
两道桥村村民李成映说:“我们湾的向村的提建议,在门口家家建一个停车的位置,孩子回来有地方放车子,像我们湾的已经买了30辆小车子,群众都喜欢,门前塘修建的非常好,又修建有亭子,热天可以乘凉,冷天可以晒太阳,政策好为人民服务,群众觉得非常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