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安网消息 近日,觅儿寺镇明德小学开展了一场“微种植”劳动成果评比展示活动。
今春以来,明德小学严格落实劳动教育相关课程,因地制宜,开发了以《植物探秘》为主题的“微种植”劳动实践课程,让种植进班级、进校园、进每一个家庭,实现人人有种植,班班有绿意,家家有参与。通过校园“微种植”劳动实践,培养学生劳动意识,强化学生基本劳动技能,树立劳动光荣的观念,促进学生身心素质全面发展。
树立劳动光荣的观念。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华民族不仅通过劳动获得衣食之源,而且还在劳动中孕育与创造灿烂的中华文明。2021年三月,明德小学的“微种植”劳动实践活动正式启动。各班级召开劳动教育主题班会,围绕“劳动光荣”的主题,教育学生要热爱劳动;在接下来几个月的种植实践管理过程中,各班邀请家长参与种植指导,做好观察记录,交流日常管理技巧,开设植株种植中期管理交流课;护株的日子里,五年级为豆角搭架、施肥,六年级为土豆择花,为白菜培土,针对恶劣天气,五、六年级同学还在线上征集应对高温和暴风雨的护苗小妙招。同学们在劳动实践活动中,增强了劳动意识,树立了劳动光荣的观念。
培养诚实劳动的品德。明德小学的劳动实践教育注重培养学生诚实劳动的品德:教育学生对待劳动态度踏实诚恳,不急功近利;对待劳动成果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贪大喜功;与他人合作时光明磊落、诚实守信,不贪巧耍滑。在开展劳动成果汇报活动中,各班同学如实汇报自己的劳动成果,有些低年级学生家长为了完成孩子的种植任务,从自己菜地里挖出土豆、扯来大蒜凑数,被自己的孩子拒绝,此事还一度成为班级美谈。在收集整理活动资料、形成劳动教育案例的过程中,各班同学结合本班种植真实情况,实事求是,相互协作,体现了诚实磊落的美好品德。
锻造辛勤劳动的精神。明德小学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注重强调劳动的持久和艰辛,引导学生摆脱懒惰懈怠、不劳而获的心理,培养具有高度责任感、专注执著、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 五(2)班的贺志明同学平时比较散漫,做事马虎,没有耐心,在班级种植管理活动中,班主任王敏特意安排他每天参与班级盆栽植株的浇水、挪移等工作,培养他的专注力和班级责任感,在“最有活力的植株”评比活动中,五(2)班的大蒜苗清秀茁壮,榜上有名,极大地增强了同学们的班级荣誉感。
提升“劳动最美”的意趣。在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中,帮助学生培养“劳动最美”的审美意趣,是帮助青少年学生确立正确的审美标准、提高审美能力,学会欣赏劳动者勤俭、质朴、自然之美。明德小学在开展“我为种植盆制作创意标签”活动中,各班学生的创意标签,或简约、或典雅,或色彩艳丽、或清新自然,大多数标签创作中显现出了学生初级的艺术审美情趣。学校利用学生“微种植”盆栽植物,开展最美图书角、最美窗台评比、家校种植大比拼等活动,提升学生的审美标准;收获的季节,鼓励学生用所种植的小白菜、土豆、大蒜等开展创意厨房活动,让学生参与家庭烹厨,体会勤俭质朴之美,享受劳动带来的快乐,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趣。
劳动教育的内涵是劳动实践。明德小学通过校园“微种植”劳动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树立劳动光荣的观念,培养诚实劳动的品德,锻造辛勤劳动的精神,提升“劳动最美”的意趣,彰显了“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的劳动教育“大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