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安网消息 11月18日,红安县杏花乡受益村菊花种植基地,10余名村民忙着收割,装车运往华润三九野菊花公司收购站。“8毛一斤整花,今年第一年试种,收了8万多斤。”红安杏花乡受益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负责人、村支书秦长江介绍。
以前,村里劳动力常年外出打工,土地抛荒严重,村里没有产业也没有经济来源。乡村振兴重点是产业振兴,如何让田地不抛荒,有收益?受益村党支部找到了突破口,去年,村里带头成立红安杏花乡受益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将发展菊花383亩,红苕293亩。
“要让浪费的地力焕发生机,让大伙儿有事做能增收,让集体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秦长江说,今年第一年种,菊花卖了6万多元;红苕卖7万斤,加上和学校单位合作开展采摘活动,挣了7万多元。现在还套种了小麦和油菜,一年下来,收入至少有20万元。
农忙时,每天有40余人在地里忙活。50多岁的脱贫户秦永记就是其中一员,“一天能挣100块,一年2万元收入没问题。毛草地能种花,家门口能挣钱,跟着合作社干,日子真是笑呵呵。”
有集体经济支撑,该村美丽乡村建设如火如荼。“到红苕基地要过河,我们决定放弃土地流转租金费用,做一座桥,方便出行。”2组组长秦恩圆今年带头签字,大家伙异口同声不要租金,直到修桥栽树的欠款还上为止。“本来田地也是荒的,没有收入,不差这一两年。”5组村民放弃了两年的租金,投入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
全村自力更生,改善人居环境,如今的受益村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人心齐了,富裕的路就会越来越宽,要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补上农民的土地租金,让农村更美丽、农民更幸福。”秦长江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