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红安概况    新闻中心  红安视频  经典红安  招商引资  红安党建  文化旅游  专题网站
红安革命歌谣的挖掘与传承
发布时间:2021-03-25 20:20    作者:.    来源:县政协学习和文史委员会


红安地处大别山南麓,地势险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境内丘陵密布,沟壑纵横,革命歌谣中的“八月桂花遍地开”、“深山密林是我房”、“河山锦绣峰连峰”、“山上有路路又高”等,都对红安的独特的地理风貌有过描述。“文风尤盛唯有楚,楚亦在黄安”,这里有过李贽、耿定向长达十年的学述之争,杜牧、苏轼、陈季常等曾在这里留下过足迹,并写下过许多著名的诗篇,李贽的新思想在红安一发而不可收,这种超越时代的先进文化深深地浸润了红安土地,孕育了红安人敢为人先,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或许这正是红安年百年来名人、将军辈出的重要原因,董必武、李先念、叶君健、张培刚、冯天喻等,使源自天台的这股强劲文风经久不息,在中国文坛尽显风流。

但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红安对革命歌谣的研究力度不够,导致部分歌谣被其他地方引用,如在红安流传久远的“八月桂花遍地开”引来几省、多县抢版权,并起广泛的关注和多方探讨,有诞生在中央苏区的江西、鄂豫皖根据地的安徽金寨、河南新县商城、川陕根据地的四川之说等。我们这次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对红安革命歌谣进行了深入调研,认为挖掘和传承红安革命歌谣对于弘扬红安文化、发扬红安旅游经济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红安革命歌谣的收集与研究现状

红安是黄麻起义的发源地,这里流传着大量的革命歌谣。对红安革命歌谣的搜集最早可追溯到1932年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为发动群众、宣传革命所印发的宣传小册子,里面收有《穷人调》、《卖柴歌》等十首革命歌曲。

新中国成立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一直没有人对红安的革命歌谣进行大规模的搜集和整理。1958年,冬池采辑《大别山老根据地歌谣选》,曾选用了一些红安革命歌谣。1959年,红安县文教局编辑《把红旗插在大别山上》,这是红安第一次正式出版革命歌谣的集子。1979年,为纪念黄麻起义胜利52周年,红安县委宣传部选录了十多首革命歌曲,编为《红安革命民歌选》出版。1983年湖北省进行民歌采集活动时,红安也派出专门调查组下到县内各乡镇,搜集采录了209首红安民歌,其中包括72首革命歌谣,可惜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出版。直到1986年,由红安县革命史编写领导小组编辑出版了专门的革命歌谣集子——《红安革命歌谣选》,收录革命歌谣156首,包括从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一直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歌谣,这是红安第一次有组织、大规模的收集采录活动,这次采录活动为保存红安革命歌谣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当时采录条件的限制,没有留下歌手及歌曲流传范围的详细资料,给以后进一步研究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红安的革命歌谣是在火热的年代中产生的,它忠实地记录了中国共产党在艰难的岁月领导革命人民斗争的历史过程。那时,从军队到地方,到处传唱着“哪怕白匪再围剿,红军越打越坚强”,“一颗红心拿不去,头断血流不投降”等歌谣,这些热情、高昂的歌声鼓舞着人们去战斗。红安革命歌谣产生的原因有如下三个方面:一是中国共产党的倡导与鼓励;二是革命运动对革命歌谣的刺激作用;三是传统民歌对革命歌谣的孕育作用。

在鄂豫皖苏区,深受“文学大众化”影响的沈泽民、成仿吾等,也提出要“向山歌、民歌学习”,努力“创造工农大众艺术”的号召。为响应这一-号召,大批知识分子开始真正走向民间,走向农村,用群众的语言,写群众的生活,让老百姓不仅看得懂,而且喜欢看,从而受到教育,如他们创作的《妇女解放歌》、《放脚歌》、《暴动歌》、《红军歌》、《革命歌》等,就非常受群众欢迎。红安早期的共产党领导人也特别注意利用歌谣宣传革命,传播革命的火种。省委宣传部部长、省苏维埃政府文化教育委员会主席成仿吾创作了大型话剧《七夕泪》和歌谣《识字运动歌》。鄂豫边革命委员会曹学楷创作了《兵变歌》。省委常委郑位三不仅创作了《打倒国民党》、《大别山上红旗飘》,还修订了《黄安谣》,把太平天国时期流传于黄安的“小小黄安,实在难缠。铜锣一响,四十八万”,改为“小小黄安,人人好汉。铜锣一响,四十八万。男将打仗,女将送饭”,以此来宣传黄麻起义的壮举,再现起义中男子冲锋在前,妇女支援在后的动人情景。其他苏维埃领导干部也都亲自参与到苏区的革命宣传工作中来,如王秀松、徐朋人、戴季英、戴克敏、陈定侯、郑行瑞、李思禄、赵超凡、江竹青、江子英等,都编写了不少群众喜爱的歌谣,仅陈定侯一人所作的歌词就有20多首。这些歌谣大部分取材于本乡本土,说的是农民心里话,唱的是农民自己的事,讲的是革命道理,群众喜闻乐见,好学易记,一唱便会。明白、流畅的歌谣一诞生,就受到了群众的喜爱,他们争相传唱这些表达他们心声的歌谣,并在传唱中把中国革命推向了高潮。他们成立了农民自卫军、农协会,建立了苏维埃政府,组建了人民自己的军队一红军。伴随着嘹亮的歌声,中国知识分子第一次完成了他们和农民运动真正意义上的结合。

二、红安革命歌谣挖掘和传承中存在的问题

(一)新中国成立后对革命歌谣的研究力度不够。新中国成立前,出于歌谣在本质上能更好地为战争服务,为大生产服务,或出于为中华民族寻找新的“民族的诗”的原因,在解放区曾一时兴起了歌谣研究的高潮,出现了一些很有价值的研究文章,成为那一时代歌谣研究水平的标志。新中国成立后,对革命歌谣重在搜集与整理,总的来说研究成果并不突出,仅有的文章也多是对各地同类歌谣异同现象的罗列,价值判断很少,也未能更多地抽象出理论上有价值的结论,提出的问题更少,这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

(二)革命歌谣研究的重点不突出。作为口头民间文学,它的传承方式、传承人的特点研究也必然要成为研究中的重点。在以往,这些都是学者所忽略或轻视的内容。如“八月桂花遍地开”由七里坪列宁小学教师作词作曲从红安传唱至全国,由于红安没有充分的挖掘研究,导致歌曲被其他省、县抢版权。

(三)革命歌谣的传承和发挥作用不够。作为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在现代社会如何传承,或者说在当代社会如何继续发挥它的价值与作用,没有引起一定的重视。

(四)红安丰富的革命歌谣尚未得到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未能将之有效地加以利用。一是陈列不多。很多景点、景区只注意开发一些革命博物馆、纪念馆、革命遗址等,对贯穿红安整个革命历史进程的革命歌谣未加以广泛宣传,即使是在黄麻起义的大型纪念馆或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亦缺少革命歌谣的专门陈列室。二是演唱不够。导游或讲解员对革命歌谣的掌握程度不高,未能在讲解中即兴穿插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革命歌谣,以引起游客的浓厚兴趣。三是挖掘不深。红安开发了一些具有本地特色的旅游纪念品,但对最能突出红安革命文化特色的歌谣未能从纵深处加以开发,未能充分彰显革命歌谣的价值。四是利用不够,宣传红安的电视连续剧《亮剑》、《铁血红安》等一系列的电视电影、大型音乐剧《红安回响》等都没有红安革命歌谣的主题曲,其他大型公益活动也没有唱响红安的歌曲。

在调研中谈及2007年底在中央电视台热播的电视剧《亮剑》时,很多红安人很自豪地你知道吗,《亮剑》的主人公李云龙就是以红安的王近山将军为原型创作的。因为在红安,这样的将军太多了,几乎每个将军都可以写一本比李云龙更传奇的书。这么多年过去了,红安虽然也不乏新作,但真正的大手笔却几乎没有,红安缺少一部能在全国引起轰动的大作品,这一点也是红安文人们一直引以为憾的事情。

这固然有文人们自己的原因。比如,坚持创作的文人们几乎都是业余出身,很少受过专门训练。他们都是凭着自己对家乡、对文学的满腔热爱,在工作之余不懈地努力着。很多作者告诉我,他们下乡采风的经费也很紧张,更多时候都是自己掏钱,“但不管什么原因,我们红安没有出大作品,这是事实。跟红安将军们可歌可泣的事迹比起来,我们惭愧呀”。

三、红安革命歌谣挖掘和传承的建议与措施

(一)打造红安革命歌谣的经典曲目,提高红色旅游知名度。红安的革命歌谣现存400多首,这些歌谣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时间跨度大。在如此众多的革命歌谣中,应精心挑选那些具有红安特色并代表红安各个不同革命历史时期的歌曲,打造红安革命歌谣的代表性曲目,并充分发挥现代传媒快捷、便利的优势,广为宣传。如确定《黄安谣》、《八月桂花遍地开》、《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张桂英送郎当红军》、《红军越打越坚强》、《刘邓大军》等为红安革命歌谣的代表曲目,在中国红色旅游网、湖北旅游网及红安文化网上广为传播,借助媒体的力量,以这些歌曲为代表,提高红安红色旅游的知名度,“在高速的现代化进程中,人们关于社会生活对象的知识和想象,日益依赖于专家、媒体的教育、宣传和鼓噪",①同时,也可以将这些经典曲目制作成精美的VCD、DVD碟片,作为红安对外宣传的名片。

(二)借助革命歌谣营造红色文化氛围。红安是全国闻名的第一将军县,慕名前来的游客多是出于对将军文化的景仰和对革命圣地的崇拜,这是文化旅游者的“他乡期待”,因此,红安红色文化的氛围营造就显得特别重要。作为文化旅游中的接待地,应该在游客踏上红安土地的一刹那,就让他们感受到将军县与众不同的文化特点。比如,在县城的入口处或在将军广场旁竖立醒目的标记,将红安的经典革命歌谣作为开始红色之旅的前站。另外,红安县政府在每一位将军的故乡都树立了将军的大幅照片,并刻有将军的简要身世,这是很好的举措。如果能在将军故里,把革命歌谣也做成标牌,配合红色景点,无疑会收到更好的宣传效果。

红色氛围的营造除了可以感动外来旅游者外,对内也是一种宣传和保护机制。革命年代渐远,将军的身影难觅,在将军县本地,对记录过往岁月的革命歌谣也有一定程度上的淡忘和忽视,通过红色氛围的大力营造,也可以促进本地口头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和复兴,使他们重视对自己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和利用

(三)利用革命歌谣整合文化资源。当前,国内许多革命老区在开发红色旅游中只注意有形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忽略了无形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只是开发了一些革命博物馆、纪念馆、革命遗址等。这些革命胜迹是具有很强的吸引力的红色旅游资源,但仅停留在外在表现上是不够的,这只是一种浅层次的开发,更重要的是应在革命文化内涵的合理选择与科学发掘上下功夫,力求将革命文化中最本质、最宝贵、最感人至深的精神品格发掘出来,并通过旅游解说系统的信息传递,使游客能目睹、耳闻、心悟、神会。红安红色旅游的精髓就是要彰显“一要三不要”和“一图二不图”的红安精神,这是英雄主义精神和乐观主义精神的浓缩。那么,怎样才能将这种精神外显或者说物化,让游客感受到,并受到心灵的震撼呢?这就要借助红安革命歌曲的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

首先,在红色景点和景区要设置-一定的听歌设备,使游客漫步在庄严、肃穆、典雅的纪念性氛围中时,也能时时欣赏到革命根据地那激动人心的民歌民谣,让民歌民谣带领游客重温革命年代那风雨如磐的战争岁月。

其次,要在传统的参观教育活动基础上,逐步改善和提高展览馆档次,同时引进现代多媒体手段,改变那种一成不变的、简单的图片展示和橱窗式的文物陈列,使表现手段更科学化、现代化和人性化。

最后,在革命纪念地可以利用歌舞成功打造一场重回 激情岁月的主题晚会。利用采茶歌形式、歌舞形式、朗诵形式、对唱形式等,让游客主动参与,这种身心参与的方式和体感心受的体验效果,相信可以使红色旅游效应从眼睛文化过渡到心性文化,再深人到心灵的境界,进而对参观者起到教育和激励作用。

(四)革命歌谣创造作品的情绪氛围。任何文学作品都反映一定的时代背景。在特定的时代,作家们往往要表现出或沉重、或轻松,或失望、或希望,或痛苦、或欢欣的各种情感特征,这种种情感汇聚成悲喜交加的情绪,而民歌就是谊染,烘托这种情绪的最好媒介。由红安县楚剧团集体创作的《大别山风雷》(又名《铜锣记》)就描写了20世纪20年代大别山下的红安人在万般险恶的环境中艰难追寻共产党、发动黄麻起义的革命历程。其中,人民由对共产党的不理解到坚决执行党的方针路线,由对国民党斗争经验的不足到坚信武装起来、枪杆子里出政权,这其中走过了艰难曲折的、用鲜血和生命铺就的革命之路。剧中每到关键时刻一烘托人 物的活动氛围、反映特定的时代背景的,都是民歌,如反映人们盼望丰收的喜悦时,人们唱着“七月早谷黄,穷人喜洋洋,谷将出齐,儿望长”;在人民群众的革命活动遭到敌人的反扑、陷入低潮时,人们高唱着“高山岩洞做营房,滚木檑石做刀枪。野菜葛根是军粮,飞泉流水是茶场”;待到起义成功,红安人民成立了鄂东自卫军,剧中故事达到高潮,掀起了革命的漫天大火,则以“铜锣一响,成千上万。男将打仗,女将送饭。高举刀枪同心干,武装暴动夺政权”作为作品的最后结束。革命歌谣成为作品中宣染情绪、烘托氛围的最好点缀:同时,革命歌谣又是与悲观主义绝缘的,有的只是对革命胜利的深情向往和坚决革命到底的坚定信念,伴随着革命的低潮、高潮,作品中人物命运的浮浮沉沉,穿插穿插妇孺皆知的革命歌谣,使歌谣成为革命必定胜利的一种象征。

(五)红安县政府要高度重视革命歌谣的传承与开发。同为大别山革命老区的河南商城县已开拍《八月桂花遍地开》了,安徽金寨也建设了《八月桂花遍地开》广场,四川的一首“神奇的九寨”歌曲,唱响了九寨沟。红安可以由政府牵头,策划一部大型的反映本土文化的音乐剧,今后,在宣传红安的电视连续剧、电影等都至少要有一首歌颂红安的主题曲,在其他的公益活动中也要有宣传红安的歌曲。所有这一切,都应该成为我们未来努力的目标或工作的方向,在经济条件不断改善的今天,我们有理由相信,红安的文艺创作一定会做出自己的特色,并在这条道路上走得更好、更远。

 



版权为 红安网 www.redhongan.com 鄂ICP备18020062号-1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主办: 中共红安县委 红安县人民政府 承办:红安县融媒体中心(红安传媒集团)
新闻热线:0713-5182570 E-mail:redhongan@163.com
地址:湖北省红安县红金龙大道广播电视大楼 邮编:438400 
Copyright © 2007-2018 redhong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鄂公网安备 42112202000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