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 (记者柯利华、通讯员肖复苏、黄锋)1月21日,红安县华家河镇镇区,沿滠水河东岸而建的183户“吊脚楼”已经拆除,为河流让路。
华家河镇位于红安县西北部,滠水河的两条支流交汇于此,3公里河段穿镇区而过。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居民开始占用河道建房屋,当地俗称“吊脚楼”,据统计共有183户。河道变窄,影响行洪和水生态环境,2010年、2016年暴发的山洪,严重危及沿河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我家以前建在河中间,2016年山洪暴发,一楼全部被淹。”华家河镇居民张解和说。10多年来,历届华家河镇党委、政府都将“沿河建筑物避险搬迁”列入议事日程,但因资金筹措难、拆迁体量大,一直无法启动。
“为滠水河让路,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2020年11月,红安县启动华家河镇沿河建筑物搬迁拆除工程,从县财政拿出5000万元专项资金,183户“吊脚楼”户主积极配合,4天内全部签字搬迁。“早点搬走好,雨季再也不用提心吊胆。”沿河居民刘彬说。
“吊脚楼”拆除后,滠水河宽度将由原来的30米拓宽到40米以上。未来,将实施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包括河道拓宽护砌工程、排污设施工程、绿化亮化工程等。
搬迁拆除只是开始。华家河镇党委书记陈复军说,镇里已在地势高的双河小学旁规划建设住宅区,安置“吊脚楼”搬迁户,启动建设路、水、电、环卫等基础设施,确保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